《樣怪婆》劉慧散文賞析
很小的時候,父母沒空帶我,整日里把我寄養在外婆家。印象中的外婆年事已高,總是穿著立領斜襟的青布或藍布衣裳,布長褲,闊褲頭上系布條腰帶,戴絨布帽子,是位小腳老太,走路左右顛頗,像踩高腳馬,步步驚心的樣子。
我見過兩回外婆的腳,不用裹腳布,穿沒有腳后跟的紗線或毛線襪,被外婆拉到小腿肚上面,自制的布鞋很短,像是我那時候穿的尺碼。第一次看到外婆的腳,我切實嚇了一跳。她的雙腳沒有正常腳型,從腳板中央處被扭曲折疊,十個腳指全部彎進腳板下面,初看就是兩只握緊的拳頭,難怪走路都是顫顫微微的。這樣也好,她管不了我,要是我一頑皮跑出屋子,到外婆家的禾堂,或是禾堂下面的田里東奔西跑,她就只有望我興怒。她追不上我,能做的就是扶著木門,站在高高的門坎內生氣地朝我罵:樣怪婆!這稱呼是我們的方言,意思是花樣多、鬼主意多、不老實。
其實我只是不想和外婆一整天呆在小屋里,坐在毫無趣味的長凳上,想跑出屋子撒歡兒。外婆屋子的泥地板凹凸不平,后門口有大水缸,舀水時難免漏滴,地面濕了,又臟又滑,很容易摔跤,所以外婆就更小心翼翼了。如果我蹦蹦跳跳摔倒,外婆又會罵我樣怪婆,說我走路都不老實。每當外婆罵我,我就眨巴著大眼睛,高高翹起嘴巴,委屈得想回家。
外婆家屋前有個園子,周圍是各種果樹,園里種著胡豆子和蔬菜。園子旁邊是禾堂,與外婆的屋隔著條很窄的小溝,中間的石板橋連接走廊和禾堂。我們在禾堂奔走游戲,外婆尚可容忍,她倚在門邊,靜靜看著。可我偏偏要逃離外婆的視線,從走廊一頭跑下田野,田野低了禾堂約三米,外婆難得走到禾堂邊,她的腳實在太不給力了。
有一年夏,大概是雙搶時節,我又被寄養在外婆家。和我一起的,還有姨媽的小女兒,年紀和我相仿。那天中午,外婆顫微微做好飯讓我們吃,我抱著個小洋瓷碗,費力跨出高高的門檻。站在走廊上吃或走過石板橋在禾堂走來走去地吃。外婆又生氣了,大聲罵我樣怪婆,表妹站在我旁邊,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外婆責怪我沒做好表率做了壞榜樣,但我偏偏不如她愿。后來,我吃完飯將碗放到屋子里去,外婆見我到了她身邊,罵起來就更有勁頭了。我照樣不服輸,小小地腹誹著。
下午,外婆到屋后拿東西,我見機會來了,就和表妹逃出屋去大路上跳田,看舅舅院落的小孩玩游戲,在樊籬叢中摘刺苔……走著走著,就出了村莊。我慫恿表妹回家,我是知道回家路的,過了那片叢林,經過一個村子,走到竹篙塘街上,往縣城方向走幾百米就到家了。表妹如果回家,經過我家后還得再走一兩千米,她害怕!
膽小鬼!我像女英雄,要逃離外婆的“魔掌”。才走了幾百米,表妹就裹足不前,慢慢后退,一步三回頭地返回外婆家,我很不屑,獨自走進叢山。太陽很烈,鳥雀在林子唧里咕嚕地叫,林子里有條被人走寬的黃泥路。我一點都不害怕,沒多久就走出叢林,穿過一個叫老油鋪的村莊,到了街上,順利回到家中,和小伙伴們玩。傍晚,表哥他們來尋我,見我好好的,便回外婆家報平安了。我當時根本沒有去想,我那小腳外婆如何心急如焚地扶著門凄厲地呼喊我;或者用手扶墻顛頗著走到走廊一端向著院子里喚我;抑或拄著拐杖,顫悠悠移到禾堂邊去尋我。外婆肯定抹著眼淚,待表哥們回來,急切地吩咐他們四處找我這個樣怪婆。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愿去外婆家,我怕外婆找我算賬,往我頭頂栽更多的樣怪婆。而我心里,一直為著那次偷跑回家充滿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