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散文百家》糾個錯》胡翠君散文賞析
深秋了,公園里,桂花飄香,荷塘枯影,一榮一衰,彰顯了兩字:自然。
逛了公園,去圖書館消磨時光。先到四樓藏書室,關注一下有沒有本土作家新出版的書籍,是否新添了啥藏書,磨蹭了個把鐘頭。下來到三樓閱覽室,找個位置,放好水杯,翻看文學書刊。隨意抽了一本《散文百家》,封面的右下角注明了2017.10總第364期,還有巴金先生的手稿,巴金先生的字跡干凈好認,好似一朵朵墨梅,而“散文百家”四個紅色的字,猶如四朵紅梅花兒開,這次我在封面上盯了好一會兒,覺得封面設計很耐看。
翻開封面,封二是《散文百家》創刊三十周年征文啟事,我沒有受到過《散文百家》的影響,偶爾看到了樂意翻翻,寫征文從何說起呀?
繼續翻頁,看看有沒有我喜歡的文章。有一篇《含淚祝福》吸引我讀完,善良的作者把一次朋友相邀一起旅行的經過慢慢說來,內心的委屈在敘述里化作點滴祝福,作者是個實誠的人,不會多個心眼兒,這樣的性格往往要被會來事的同伴難看,甚至在背后指責,作者用卑微的姿態對友誼的質疑令人憂傷和遺憾,這世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有著微妙的變化,該作者看開后能放下,讓人欣慰,聚散兩依依,緣來緣盡總有時。突然想到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有一篇《叩問吳哥》,反思人類,反思歷史,崇尚生命,有別于一般游記。咦,目錄里有一組是全國各地散文作品聯展,區域注明是江蘇沭陽,翻到65頁,第一篇是楊海蒂所寫的《尼阿多天梯》,最近出版的楊海蒂的散文集《我去地壇,只為能與他相遇》收進了這篇散文。我在65頁多瞧了幾眼,發現有一個錯誤:作品聯展的區域寫的是江西回坑作家村,與目錄里不是同一個地方,目錄里寫的是“江蘇沭陽”,哪個是正確的?就去翻看2017.9總第363期,這期全國各地散文作品聯展注明的也是江蘇沭陽,原來如此,是雜志社校對時沒把目錄里的注明糾正過來,心里直犯嘀咕:《散文百家》發行量較大,是一份優秀期刊,咋出現這樣的錯誤?實在不應該呀。
我在網上搜索一下《散文百家》雜志,口碑很好,想到這期封二的征文啟事,實誠為之,寫下這篇小文,支持《散文百家》創刊三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