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訪樟林》傅筱萍散文賞析
周末,我拋開一切拘絆,攜一顆簡約的心,獨自一個人,冒著毛毛細雨,撐起黃昏,來到楊梅渡古樟林,撿拾一抹暖意。
當我踏上黃泥鄉道,迎接我的是小路旁、泥田里稚嫩的成片蛙聲。那青蛙密密的歡呼聲,激沸我渾身的血液。它們認為我是它們中的一員嗎?不然,它們的歡呼聲,怎像舞臺上的大合唱,倏地將我的身軀融化在這片田野。
我帶著朝拜的心情,在花香的簇擁下,步履蹣珊,冒昧地挪向你的懷抱。你茂密而青蔥、高大而壯實的身軀,張開無數的巨臂,帶著逼人的靈氣,直沖云天。
透過你這略帶紫紅色和青綠色的樹干,我看到了歲月雪霜濃縮的再現,看到了千年歷史的回放,和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沙抽過的印跡!
林中豎著幾塊解說牌,我無心細看,一心專注:和你相處的分分秒秒。誰說你不會說話?我清楚地聆聽到你帶哲思的話語:生命需練內功承接風雨,生命的過程是向天空伸長的過程,伸向天空的高度是博覽的廣度和厚度……
遠處,白鷺成群飛來,低旋于你的胸前,像是在向你借碩大的胸膛棲息,你樂意地呈獻,上有樹葉遮風擋雨,下有巨枝蟠地撐天,寬大而平穩的溫暖巢所。
靜視這千年樟林,我的靈魂已附在你的身上。這里,雖沒寺廟,雖沒香紙裊裊,但那巨大而茂密的樟林,和細細的流水之聲,將整個塵世隔開。
踏進樟林,鼻子嗅到那獨特的氣息時,我的靈心就開始俗心洗禮凈澈。一條幽深的小徑牽引著我,緩緩而入,緩緩而入……我多想一個人,靜默安然地住回來啊,和樟林、修江住在一起,去享受自然之美,去品味生命之真,去領悟萬物之善啊!
孔子言:“人多伎巧,奇事滋起”。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紛亂、矛盾,皆生于欲。無欲,則民自樸;無欲,則無貪念……
我始終堅信:不臨絕境,不成大樹!每一次卓越都來自于倔強的孤獨。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自然界的樹物皆能如此,何況我們聰明的人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