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不回來》程彥強散文賞析
深秋的風帶走了行道樹下最后一片凋零的黃葉。空蕩蕩的公交站牌下,他下意識地裹緊了身上沒有來得及拉上拉鏈的夾克衫。他租住的這個都市村莊瀕臨市區邊緣,為了不耽誤上班,他每天不得不趕很早的公交車。
她每天和他基本都是在同一時間來到這里,不為邂逅什么,只是和陌生的他一樣為了生計。對于這兩個為了微薄報酬而終日奔波的年輕人來講,這座城市的風情或許不屬于他們。
在每天走進對方視線里的不經意中,他們漸漸知道,彼此都是在等待同一班公交車的到來。抑或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同病相憐才使這種熟悉變為見面時一個輕輕的點頭或淡然的微笑。
他們陌生,陌生到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和職業。他們熟悉,熟悉到她知道她途中經過的科技市場是他到站的終點。他僅僅知道他下車以后她還要走幾站的路。
此刻,他正埋頭把手上的豆漿和油條胡亂地塞進胃里。她還是穿著白色的風衣,挎著那個很大的包,出現在他的眼前。彼此,還是像往常一樣相互一笑。
他吃完了東西,像往常一樣從包里取紙巾擦油膩的右手。他打開包,卻發現紙巾已經用完了。無奈中,他不自然地垂下油膩的右手。看來,要這個樣子到公司了,他暗暗叫苦。
單身的男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粗枝大葉吧。眼前的他,讓她忽然覺得可憐與同情。沒有多想,直到她取出的紙巾遞到他面前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同情心在泛濫。謝謝,他輕輕地道謝,夾帶著一些靦腆和誠惶誠恐。眼前這個清瘦的大男孩的神情,讓她想起大學時的初戀男友。
他和她真正熟悉,碰巧源于她和拼房租住的兩個同伴到電腦市場淘便宜電腦。為了她,他向精明刻薄的主營兼容機老板請了半天假。陪著她們一路砍價、四處挑選。憑著經驗和專業的電腦知識,終于讓她們的電腦物有所值。最后,直至他滿頭是汗地把機器扛到她租住的五樓為止。不為別的,只為那天她遞來的紙巾,還有她給他心底帶來的溫暖。對他而言,這種溫暖很久都不曾有過了。
不久以后的一個夜晚,他約她來到巷口那個飄著熱氣的面攤。那天,他和她聊得很投機。他把啤酒開了一瓶又一瓶,為了不掃他的興,她也舉起酒杯淺斟慢酌。她知道了他來自一個很遠的農村,為了替父母供養還在上大學的弟弟,上過技校后,來到這個城市,做著一份很辛苦的電腦組裝的工作。他知道她同樣來自和他家鄉差不多但地理位置卻屬于南轅北轍的農村,從一所很普通的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家手機專賣店領著菲薄薪水的雇員。
夜深了,他們都有些醉了,生活的坎坷和各自勞燕分飛、無疾而終的愛情成了他們談話的主題,偶爾也把自己嘲弄為黑色幽默的主角。有些傷懷的醉意里,看著餐桌其中一盤翠綠生脆的涼拌豆芽,他和她的雙眼都有些濕潤和朦朧。
依舊還是那個站牌,依舊還是那班車,只是,他和她從此不再形單影只。依舊還是奔波勞苦的日子,只是多了相互呵護關心的溫暖。
和許多偶遇的愛情一樣,他們相愛了。
每天,小屋廚房里飄出來的粥香讓他的早晨不再狼狽。很多時候,他們儼然夫妻般一起到菜市場買菜,為晚上吃什么斗嘴。他們逛街時他給她偶爾買的糖葫蘆草莓之類的東西常哄得她像小女孩一樣開心。更多時候的夜晚,她窩在床上吃著零食看他給她買的時尚雜志,他則對著那臺二手電視機抽著煙看體育頻道。
他和她就像寄居在同一屋檐下的雀兒,輕輕地相隨,靜靜地相依。他和她甚至都有過與彼此廝守一生的奢望。其實,他知道,她之所以出來打工,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逃避那樁婚姻。她也知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替收入菲薄的父母供養弟弟,以彌補自己因為家中經濟拮據而沒能上大學的遺憾。夜深的時候,他默默抽著煙,她總把自己親手疊的紙煙灰缸遞給他,然后無聲地靠著他的肩膀。而半夜里,他經常悄悄擦去蜷在懷里的她臉上的淚……
站牌下的銀杏樹葉黃了綠,綠了黃。直到父母再三催促她回家和那個她不太喜歡但其父親是個體老板的初中同學訂婚時,她想,到了該分手的時候了。
臨別的前一天晚上,依舊還是巷口的面攤,他和她看起來興致也好,他們東一搭西一搭地講本山大哥的小品,講星爺的電影。說著說著,她笑著想繼續那個很大眾的笑話。驀然間,她看到或許是白酒那種橫沖直撞的辛辣味道讓他發紅的眼圈。她沉默了。
秋風似水的夜里,他們拉著對方的手漫無目的走在那條小街上。忽然,他輕輕抱住了她。在他的懷里,她和他相擁而泣。
此刻,他們身后的城市已是夜彩流溢,華燈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