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階《三天兩夜,與孟車長同行》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逄春階《三天兩夜,與孟車長同行》

5月19日7時40分,濟南至重慶K15次普通快速旅客列車自濟南火車站出發,這是濟南客運段重慶車隊第五包乘組自5月15日全國開始實行新列車運行圖以來的首發。列車往返運行4128公里,呼嘯著穿越370多個隧道,途經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陜西、四川、重慶等七省一市。記者全程與乘務人員同行,觀摩列車長角色,真切體驗到了“視自己的職業為神圣、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為神圣”的敬業精神。

5月18日下午4時許,我來到濟南鐵路局濟南客運段重慶車隊,車隊書記汪楊把一個1米85的大個子推給我:“這是濟南客運段重慶車隊第五包乘組列車長孟鐵軍,入路前是野戰軍重機槍手。”我站起來,個頭比孟車長矮半截。汪書記又介紹一位:“這是徐杰,副列車長。入路比孟車長還早。”徐杰個子跟我差不多。我心里稍微平靜了些。孟徐二位車長上來與我握手,鄭重其事地說:“逄車長好!”我急出了汗,難道體驗開始了?不是明天嗎?“下午是領任務。”孟車長說。我問,明天幾點到?孟車長說:“5點20分前必須到場點名。”“火車不是7點40分開嗎?”“我們要提前兩小時準備。”“這么緊張!”兩位車長笑了。

要像打扮新娘出嫁

5月19日早晨4點10分起床。穿列車長服,整理行李,吃飯。匆匆趕到濟南客運段二樓派班室時,恰好5點20分,天剛亮。我看到所有乘務人員都到齊了。

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點名,列隊去車庫,在車廂里開列車出乘會,明確任務;分頭打掃、整理。有一人負責一個車廂的,有三人負責兩個車廂的。

我隨孟車長檢查細節。硬座車廂座套定型,窗簾定型,臥鋪車廂臥具定型。車廂連接處有兩個煙灰缸,大煙灰缸要放少量的水,用來熄滅煙頭。滅火器要用塑料袋粘起來,以免旅客隨意亂扭,如果出現緊急情況,可以隨時揭開就用。藍色小抹布疊得四四方方、黃色安全警示鏈纏緊放平、橙色安全踏板豎立門側……

打開12號餐車的儲藏室,里面放著十幾袋大米、食用油、成包的純凈水等。孟車長說:“這是防洪的應急糧油。”他對我講起自己2008年在跑濟南到廣州線時,碰到南方百年一遇的大雪,鐵路電線被壓斷,電力機車不能跑,在岳陽長沙一帶停了兩天,最后吃的東西都沒有了,有的旅客不耐煩地罵罵咧咧。“我們下車,踏著積雪,到很遠村里的老百姓家去買菜。放眼望去,滿眼是白,人生地不熟,我們硬著頭皮往前走著打聽。”跑廣州時,遇到大水,線路全部被淹沒,在郴州衡陽一帶,線路地基都掏空了,滯留一天一夜。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防洪糧油一般用不上,但每次都不能少一兩。

7點鐘,乘務員開始清理車廂外的污垢,擦拭車門把手、玻璃、車體塵土。孟車長說:“每次出車,我們都會擦,因為走一趟,肯定落滿了灰塵。我們出發了,就要干干凈凈的。我們的心情就像打扮新娘出嫁。”干活干出審美價值,了得!

7點10分,所有乘務員站立在門外,迎接旅客。驗票。旅客呼啦一下涌入,站臺上一片忙碌。

7時38分,站臺上的旅客都上了車,孟車長拿起對講機,發布命令:“所有乘務員都有了,撤除安全警示鏈,站白線,上車。”乘務員遵命行事。

7點40分,車緩緩啟動。所有乘務員面朝門口,向車站行注目禮。孟車長、徐副車長開始第二次檢查,對講機里傳來:“13號車廂,四門檢查完畢,無扒乘人員”“14號車廂,四門檢查完畢,無扒乘人員”……一次次匯報,車長一次次答復。我問:“什么是無扒乘人員?”孟車長說:“就是車廂外面的車梯和門把手上沒有乘客拽拉,我們擔心列車開動后有沒趕上車的人扒在列車外面。那很危險。”

我算了一下,26.6米一節車廂,總共18節,巡視一次是478.8米,巡視時,幾乎每節車廂都有旅客的訴求。

難忘那個大年夜

乘務人員上車吃早飯。沒酒嗎?孟車長說:“任何人不得飲酒,這是紅線。”自己帶酒也不行嗎?“不行。”孟車長回答得干脆。我包里帶了瓶白酒,沒敢拿出來。

5分鐘吃飯時間,分組,第一組由孟車長帶隊值乘,第二組由徐杰副車長帶隊去休息。下午一點換班。“我們的節奏,就是吃飯,當班,睡覺;睡覺,當班,吃飯。吃了睡,睡了吃。”孟車長說。

跟著孟車長巡視完,有點累。坐在餐車跟他聊天。孟車長今年41歲,在原20集團軍58師當了4年重機槍手。1998年轉業分配到濟南客運段,跑過北京、廣州、烏魯木齊等線。2004年3月干副列車長;2013年干列車長,跑重慶。

孟車長妻子也是鐵路人,結婚時,連蜜月都沒過。18年來,幾乎沒在家過個完整的春節,最難忘的是2010年的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乘務人員心情都不錯,餐車張羅著包餃子,炒菜。車上人比往日少了很多,時任副車長的孟鐵軍例行巡查。在從烏魯木齊到天水站前,有人反映,廁所有個50多歲的婦女進去,好長時間沒出來。孟鐵軍趕緊敲門,怎么敲也沒有聲音。“我打開廁所門,一看那個婦女掛在窗子上的鐵欄桿上,上吊自殺了,身體都凉了。那場面太瘆人了!她用的是手機充電電線。車廂一下子炸了營。我沖進去,親手把那個婦女脖子上的手機線解下來,把遺體移出廁所。乘警過來詢問,走訪死者的鄰座,反映說是這個女子跟丈夫鬧離婚,想不開,上車就哭,一直哭,最后反鎖在廁所內上吊自殺。等到下一站,我下車將那個女子的遺體移交完,已經是大年初一了。”孟鐵軍說。當時他踏著爆竹的紅碎屑,嗅著火藥香,給家人拜年,眼睛濕潤,只字不提剛剛發生的事情。

我問害怕嗎?孟車長微笑著說:“有點兒,但是咱是列車長啊,咱不上誰上!”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徐杰副車長身上。去年7月1號,在湖北十堰站,剛開車,乘務員說15號車廂有個50多歲的男子病了,徐杰一看旅客躺在座席上,沒反應,趕緊廣播找大夫,大夫把脈一看,說瞳孔已經擴散,希望不是很大,需要胸腔按壓,心臟復蘇,做人工呼吸。徐杰當即說:“我來。”他沒做過人工呼吸,但是學過緊急搶救的知識。嘴對嘴,做了40分鐘。一直到襄陽站前面的谷城站,臨時停車,把病人送下去。早有救護車等在站臺。病人已經不行了。當時患者有兩個人陪同,他們親眼看到徐杰給做人工呼吸,有旅客還拍照。他們對徐杰的舉動很贊賞。

人是需要被人需要的

泰山、兗州、鄒城、滕州、棗莊西……孟車長到硬座車廂巡查。我自己去臥鋪車廂轉,轉到3號車廂頭,一位中年婦女喊:“列車長,廁所堵了,你看怎么辦?”我不敢說自己是“贗品”,看看車廂里,乘務員正忙著核對車票,我硬著頭皮過去,廁所便盆飄滿了污穢之物,我彎腰使勁摁閥門不行,再摁,還不行。縮回來,門口那中年婦女盯著我。我臉上火辣辣的,又彎下腰去,用手摳開堵塞物,當污穢物被沖走干凈時,旅客說了聲“謝謝列車長”。那一刻,我特高興,整整左胳膊上掛的“列車長”牌,整整大蓋帽,昂首挺胸穿過車廂。

回來興奮地匯報給孟車長,孟車長說:“找到感覺了吧?!”

旅客對列車長有著一種托付,他們一般不會再次謀面,但這“托付”就擺在你面前,你完成了“托付”,也就有了快樂。我想起了鐵凝小說《伊琳娜的禮帽》中的一句話:“人是需要被人需要的。”

孟車長說,目前,K15次廁所正處于改造中,有11節廁所是集便廁,而還有4節是直排廁。“ 火車有兩根管子,一根管抽生活用風,抽便。一根管子管火車制動。如果都用來抽便,那么火車制動就受影響,所以,他們也只能選擇性關閉幾個廁所。旅客就埋怨廁所不開,我們只好耐心解釋。但是抱怨很多。”

說著廁所,我也來了尿急。去幾個車廂看,都顯示有人,看著我這個“列車長”來了,好幾個旅客大著嗓門喊憋死了。

硬座車廂人擠人。有個老者從這個車廂擠到另一個車廂,滿頭大汗找不到廁所,吼道:“你們這什么車!你這列車長怎么干的?”我微笑著,說:”我也憋不住了。真對不起。”一句話,說得老者笑了。

繼續往前走,幾個人圍在廁所前,有個男子喊,有個人進去一個小時了,你們也不管?13號車廂乘務員孟祥賓趕緊過去,使勁敲門,里面有個女子答應。小孟指著圍在廁所門邊的人說:“你們陷我于不義啊,叫我開門?這能亂開嗎?”

耐煩,耐煩,還是耐煩

下午5點20分,列車跑了12站,到達河南鞏義,這是全國列車調圖后新加的站。孟車長在發車時就特別強調,提前跟旅客宣傳,別坐過站。這個站下車的有200多人。

隧道開始一個接著一個,耳膜鼓得難受。徐杰副車長輪值,他感慨,人與人之間,本無聯系,因為一列火車而臨時組成一個矛盾體,一起在顛簸中遠行。“乘客只要找你,肯定有什么沒有滿足他。”

他講了一個月前發生的事情。臥鋪車廂內,一個醉酒者,猥褻鄰床的婦女,發生爭執,女士家屬的褂子都被撕破了。發現吵架時,已經凌晨2點鐘,孟車長將醉酒者弄到餐車里來,餐車長陳順當時在現場,他回憶說:“那個喝酒的,比較狂躁,又拍桌子,又摔東西,又把自己的褂子扣子撕下來。耍無賴,孟車長見勸導無效,就先讓他醒一醒酒。然后再去臥鋪車廂勸導女士和家屬。孟車長來來回回跑,最后醉酒者冷靜下來了。給女士和女士家屬正式賠禮道歉。”

一個車長,是萬能的潤滑油,面對乘務員,你是指揮員;面對乘客的糾紛,你是調解員;面對乘客患病,你還是衛生員;面對旅客的餐飲,你還是炊事員。火車上的任何事情,都要介入,都要管。

一團亂麻慢慢理,總能理出個頭緒,靠什么呢?孟車長說靠的是“耐煩,耐煩,還是耐煩”。

景點路過,但沒去過

孟車長說,2010年5月,他跑烏魯木齊線,遇到12級大風,吹得車來回晃動,就像坐船一樣。戈壁灘上的石頭都吹起來,把列車玻璃打碎了,他們用被子將窗玻璃堵上。火車不能動,乘客著急,孟車長他們就耐心疏導。“跑烏魯木齊線5年,經過好多景點,比如天山、比如吐魯番,都路過,但都沒去欣賞過。有公休,但沒有時間休。乘務員可以休,車長沒人替你。我母親住院時,我那時剛參加工作,我都是回來伺候兩天,然后再上崗。母親去世了,回憶起來,總是覺得欠她老人家的。”

下午3點,徐副車長換班,孟車長休息。

K15次列車,濟南到重慶北,但有意思的是,車組所有乘務員,大都沒去過重慶城里,他們到終點,連出站的時間都沒有。徐杰說:“在這條線上跑,靠近洛陽了,天好的時候,能看到洛陽龍門石窟,但看不到佛。還有,我跑其他線的時候,黃山、廬山都路過,遠遠地看,但沒攀登過。只是聽景,沒有看景。”徐杰說。

晚9點,孟車長那一組開始上崗,吃飯前,孟車長在餐車開會,大家站成一排。孟車長說:“已經進入夜間,大家要打起精神。注意車門,6號和16號車廂車門屬于塞拉門,容易出問題,‘車門口,老虎口’。大家千萬注意,別讓門傷著乘客。另外,多提醒旅客別坐過站。”為什么要列隊開會?孟車長說:“都剛睡醒,不站起來提醒不行。就像上陣打仗,先列隊。”

20分鐘后,車到南陽站。在南陽車站站臺上。孟車長對我說:“南陽有好多歷史名人,也有好多古跡,但都沒去過……”

燈光下,一個個車門前,乘務員筆直站立,緊盯著車門。周圍是一片黑,他們站成一道獨特風景。

讓快樂變成習慣

濟南鐵路局有個模范叫趙偵峰,他發明了一個快樂工作法,就是對工作要發自內心地喜歡,真誠地投入,團結與協作。而孟車長對快樂工作法的理解是,它不光是微笑服務,而是用快樂的心態服務,傳遞快樂。比如同樣是掃地,你用笑臉和用冷臉,效果是不一樣的。自己內心得到了放松,細致周到的,一趟班,跟旅客生活3天,就得快快樂樂。重復干一項工作,沒有激情了但讓快樂變成習慣,就有了激情。

深夜11點40分,車到第16站——襄陽,下起雨來。我和孟車長下車站臺服務。上來一個青年婦女,抱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孩,拖著沉重行李。我們幫著把母子和行李運上車。一會兒,那青年婦女又回來,找到孟車長,說自己是上鋪,抱著孩子很不得勁兒,能否幫著換個下鋪。孟車長耐心跟女士協調,幫著旅客之間調換,深夜里的旅客,都睡著了,不好打攪,這時孩子大哭。來回幾趟,孟車長終于幫著調到下鋪。

“我們這趟車,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多,拖家帶口,每個車廂十五六個孩子,你得挨個囑咐。稍有不慎,孩子燙著手,擠著腳,就很麻煩。而好多民工在家待慣了,有時嗑瓜子,嗑地上,你去勸阻,他就是看著你繼續嗑到地上,你怎么辦?一些山區的老年旅客,也就出過一兩次門,他就坐在座位上抽煙,你制止了,他說好好不抽了。把煙頭往地上一捻,拿手里了。你再一回頭,他又點上了。你怎么說他呢,那就不能生氣啊。跟他們說說話,溝通一下。人心都是肉長的。”孟車長說。

一年一半時間在晃動中

“一開始干乘務,睡覺不踏實。可是干長了,晃晃悠悠就睡著了。回家,睡在床上,覺得床不動,又睡不著了。現在躺在家里的床上,也覺得在車上。”孟車長說。他們一年一半時間是在晃動中度過的。

18年跑了多少公里?“沒算過,18年,幾十萬公里是有了吧?跑了5年烏魯木齊,一個月跑三趟,一趟7千多公里,一年四十多趟,一年28萬公里,5年跑了140萬公里。廣州跑了5年,北京跑了5年,重慶3年……”乘務員幫著孟車長一算,是370多萬公里。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繞地球100多圈。“關鍵是無事故,這是本。”54歲的檢車長劉建軍說,他喜歡莫言的小說,比如《檀香刑》。

“徐車長1989年上班,他得繞地球150多圈呢。”孟車長笑著說。

在行李車,我見到了53歲的行李員張玉坤,也是老鐵路了。1981年上班,先干運轉車長,后干了客運乘務員,最后干了17年行李員。

一開始最難受的是鉆隧道。“我乍上線時不適應,耳鳴,頭脹。隧道內外,壓差不一樣,噪音非常大,得大聲說話。時間長了,說話比別人聲就大。在家看電視,我打開,老太太不愿意,說聲音打這么大干嗎。你看看,我的耳朵還不如老太太的耳朵了。”張玉坤笑著說。

一站一站,乘務員笑著接送旅客,而張玉坤則是默默地接送行李貨物,不敢稍有差池。

20日零點,孟車長讓我去休息。他繼續值守。我到了睡覺的二號車廂,外面一個個隧道穿過,轟隆轟隆聲音很大,有耳鳴,幾乎無法入睡。

堅持到五點半,起來到旅客車廂轉,徐杰副車長在值守。他說:“我們都習慣了,倒下就睡,你不睡,起來值班沒精神。”

孟車長是個“好車頭”

20日6時許,車到萬源站,萬源山霧彌漫。一分鐘或兩分鐘就有一個隧道,手機沒信號。耳鳴。

上午10點49分,到達本次列車終點站——重慶北。孟車長組織乘務人員又開始整理打掃,其實早在進站前,乘務員就開始打掃了。

我也算是“來”了一次重慶。

12點20分,K15次,換成K16次,又拉著乘客往回返。

我轉著來到5號車廂,乘務員是劉勇,他是1980年12月份入路,已53歲,孫子兩歲了。“三天出發回家后,小孫子逮著我的箱子又拉又拽,又蹬又踹的。我說,你也要干列車啊。那一刻,我很幸福。說到孟車長,跟他干,心情舒坦。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孟車長是個好車頭。”

今年3月份,劉勇做了一個手術。一周不能動。“在我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孟車長出現了,端屎端尿,值夜班,弄得我心里很感動。互相配合,這一輩子,能攤個好車長,值了。俺組的人都去看我,這輩子跑車沒跑夠,下輩子繼續跑。”劉勇說起這件事來,心情依然很激動。

早晨6點半左右,車到鄭州。一個小伙子匆匆跑來找我這個“列車長”,說自己的電腦丟了,我束手無策,眼看著孟車長,孟車長端起對講機,聯系乘警長李偉……

乘務、乘警、檢車、餐車分屬不同的單位,但是上了列車,由列車長負全責,列車長是第一責任人,協調乘警長、檢車長、餐車長等。孟車長還是重慶五組第五黨支部書記呢。

1983年出生的陳順是餐車長,他對孟車長很佩服。他說孟車就像大家庭的家長,事無巨細,都得考慮到。列車長是婆婆嘴,就得不停嘮叨,裝了一火車話。“我也向孟車學習啊。從事餐飲服務,特別有榮譽感,碰到特殊旅客,我就墊錢送給他一份。有一次,碰到一個老太太,眼睛也看不見。她的鄰座說,你從中午就沒吃飯,我給你買一份吧。我正推著快餐車過來。我說,大娘,我給你一份吧。我說你拿著吃吧。老人一開始不要。后來接下來。乘客都給我投來贊許的目光。結果你猜怎么著,在那一個車廂,門都沒走出去,一車子盒飯下去了大半。我的小小舉動,還帶來了經濟效益,這都是跟孟車長學的。”

乘務室很小,有一平方米。在墻上,都掛有乘務員的全家福,把全家福擺在乘務員室里。這是很溫馨的氛圍營造。

下午3點半到站。將乘客送下車。所有乘務人員都忙活著清掃。乘務員趙強是個樂天派,他是光頭,遠看像京劇名角尚長榮。我跟他聊天最多,而他清理起車廂來,卻像個熟練的月嫂。

餐車需要更換,餐車人員都忙著把鍋碗瓢盆往另一節車廂搬,我想幫,但插不上手,他們干活實在麻利。

下午4點半,列車入庫。4點40分,所有乘務員坐在硬座車廂里。孟車長點評。主要是講問題。末了,孟車長說:“最后,請逄車長點評。”

我站起來,看著乘務員疲憊的面龐,我眼睛一熱,說:“三天兩夜,我感覺我在重新做人。我發現了當乘客時沒有發現的細節,我發現了乘務人員的付出。我體味到了什么是敬業和樂業。”

我只是跟了三天兩夜,而孟車長他們是周而復始,看到他們離去的身影,我默默地獻上我的祝福!

晃動中的春節

大年三十上午,列車長孟鐵軍給我發微信:“逄哥逄車長,跟我們一起過年吧。叫上嫂子。”一聽到老孟喊我“逄車長”,我就坐不住了。

初一早晨5點20分,在車上見到了我的“老同事”,列隊點名,一聲“逄車長過年好”,喊得我心頭一熱。

夢著車跑了

我怎么能當列車長呢?是山東省作協讓作家到鐵路上體驗生活,我選了這個角色。去年5月19日,我第一次穿上配有“列車長”臂章的制服,跟孟車長一起跑了三天兩夜,我們所在的濟南至重慶K15/K16次快速列車,來回是4116公里,要過664個隧道,途經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陜西、四川、重慶7省1市。

這次一上車,我就后悔穿少了,車廂內溫度是7℃。老伴讓我多穿件毛衣,我怕列車長服套毛衣鼓鼓囊囊,不好看,就沒穿。

檢車長劉建軍說,火車在露天凍一夜,能不冷嗎?車廂里只有應急照明燈,兩小時后,掛上車頭,才能給空調供電。

乘務員忙碌如常,小伙子何龍都出汗了。

6點10分,開始在餐車車壁上貼春聯。餐車長陳順踮腳貼橫批,怎么也貼不正,孟車長個子大,一巴掌,糊上了。

老伴也湊上來,幫著掛“福”字紙花球燈籠、彩帶、花鏈。各車廂的玻璃上,也分別貼上了圓圓的紅窗花。

孟車長說:“春晚沒敢看完,就早早睡下了,定了4點半的鬧鐘,老婆也幫著定了一個,其實到點就能醒,但不能不定。夜里兩點被驚醒了,夢著正吃年夜飯呢,車跑了,嚇出了一身冷汗。”

干了快20年列車,依然如一個新兵,如箭在弦,枕戈待旦。

7點鐘,乘務員開始清理車廂外的污垢,擦拭車門把手、玻璃、車體。我也拿著抹布擦,擦兩下,就得到水桶里涮洗一次,手伸進冰涼的水里,凍得鉆心疼。孟車長說:“出發就要干干凈凈的,心情像打扮新娘。”

7點10分,所有乘務員站立在門外,面東迎客。大年初一,旅客明顯少,站臺上沒有往日的忙碌。站車是30分鐘,一動不動,一會兒腳就凍麻了。

7點40分列車啟動后,我跟著孟車長到車廂里給旅客拜年,晃動中的祝福聲,別有滋味。

最后三節車廂,空著。要在平時,早已客滿。但三位乘務員站在空蕩蕩的車廂里,依然做著客滿的工序,他們眼里,車廂里“乘客”是滿的。

咣當……咣當……咣當……好像火車在不停地說,出發……出發……出發……

咣當……咣當……咣當……又像火車在說,回家……回家……回家……

車過家門

8點10分,列車員早餐,今天客運段領導專門送來了兩個大蛋糕。女餐車員劉伯莉把分到的一小塊蛋糕托在手里,坐到餐桌前,嘴角一彎,眼淚吧嗒滴在餐巾紙上。餐車長陳順悄悄跟我耳語:“小劉是90后,頭一年在車上過年呢。咱別瞅她。”

乘務員的手機一上車就都上交了,只有車長手機暢通。“沒有手機,微信拜年也省了,手機吱吱響著拜年,說實在的,很煩人。”乘務員趙強說。

孟車長分完蛋糕,給我看微信,一個賀年卡圖片,是歪歪扭扭寫的小孩體:“獻給可愛的人:我叫杭行,今年十歲了,我老爸是一名列車乘務員。今天爸爸說年三十能在家過春節,初一早上‘出乘’,我聽后很高興。從我記事起,我爸爸就沒在家過一次年。每次過年都是在外地跑車,今年終于全家過團圓年了!”

這是乘務員杭瑞的兒子寫的,說曹操曹操到。杭瑞過來了,接過蛋糕,聽到孟車長念兒子的賀卡。他笑著說:“熊孩子寫著玩……”杭瑞笑出了淚。

他們重慶五組K15次列車,本來年三十出乘,因為線路維修,延遲一天,調在了初一。于是有了杭瑞兒子的感慨。

8點半,泰山站到了,停車5分鐘。站在車下,副車長李偉指著隱約的泰山說:“我家在山后面。”

為了出車,李偉提前一天從泰安趕到濟南,年夜飯是在單身宿舍吃的。

我說:“何不過完年,在泰安上車呢?”

李偉說:“要都那樣,不就亂套了。”

乘警長也叫李偉,他說:“大年夜的12點,我從老家臨沂開車正好到泰安。我還發了條微信呢。一路走了兩年。趕到濟南時,是今天早晨2點。”

春節下,成千上萬的人,大包小包地,急切切地,要回家,回家,回家。而他們,卻告別家人,匆匆往家外走,他們要送渴望回家的人回家。

沒在家吃年夜飯的太多了,孟車長說,乘務員馬本勇提前一天從章丘趕回單位,妻子和兒子也是鐵路職工,一個在貴州,一個在青島,都值班。在家也是守空房,不如在車上忙。“老馬跟老婆一年都見不上幾次面,大年三十泡了一碗方便面,發圖給老婆,老婆回信息:懶蟲一個。”

乘務員王濤過來換班,孟車長說:“你有急事用電話,就說啊。”王濤的媽媽除夕夜因患嚴重肺炎住了院,他陪床到今天凌晨4點。

咣當……咣當……咣當……目送著晃動中的泰山,兩個李偉筆直地站著。

那對老姊妹

在10車值勤的楊增龍,如餐車服務員劉伯莉一樣,也是第一次車上過節,24歲。他是前年西南交大橋隧專業的畢業生,分配到工務段,這次是抽調擔任客運段春運的助勤。

小楊老家是聊城莘縣的,年三十上午8點出門,一問,到濟南的客車停運,他只好先坐車到聊城,再倒火車,晚上8點才到濟南。在單身宿舍里,春晚看到10點就不敢看了,趕緊睡覺。

小楊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節前最后一個班,在重慶北站,一對老姐妹抱著哭,妹妹送姐姐上車。“我催促妹妹,車快開了,趕緊下吧。她不想下,抱著姐姐直跺腳。好容易勸下車,我看到她追著車跑了一百多米,實在追不上了,才停下來,捂著臉,彎腰蹲在了地上。站在我旁邊的姐姐一直哭著揮手。車早已出站了,她還癡癡地站著抹淚。她有五十多歲了,她說,老家在重慶山區,后來出去打工,嫁了人,一直沒回去。現在回去,父母也不在了。我長這么大,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鏡頭,以前是在電視上看到過,覺得是假的。”

大過年的,吵啥呀

車到徐州,調向,換了火車頭,繼續前行。這是大年初一的中午,走親戚的高峰期,去安徽碭山、河南商丘的短途旅客上了三百多個,預留的13號車廂硬座滿了,過道上都站滿了人。

突然聽到一男一女激烈的爭吵,中年女子用指頭去剜男子的臉,男子歪著頭,橫眉冷對。

我一時手足無措,虧得孟車長及時趕到。吵架原因是,剛上來的旅客行李太大,將原先女旅客的禮品盒壓著了,女旅客不愿意了,就破口大罵。孟車長拍拍女士丈夫的肩膀,說:“她是你媳婦吧?求你替我勸勸她,大過年的,吵啥呀?”女人的丈夫漲紅著臉,把女人拉到自己身邊,但那女士依然不依不饒,孟車長只好說:“大姐,我給你道個歉,行了吧。”

孟車長三擺弄兩擺弄,行李都很合適地放下了。

小女孩燙傷了

乘務員5分鐘吃飯時間,第一組值乘,第二組休息。8小時換一次班。他們的節奏,就是吃飯,當班,睡覺;睡覺,當班,吃飯。就這么周而復始。

“我們這趟車,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多,拖家帶口,每個車廂十五六個孩子,你得挨個兒囑咐。稍有不慎,孩子燙著手,擠著腳,就很麻煩。而好多民工在家待慣了,有時嗑瓜子,嗑地上,你去勸阻,他就是看著你繼續嗑到地上,你說怎么辦?一些山區的老年旅客,也就出過一兩次門,他就坐在座位上抽煙,你制止他,他說好好不抽了。把煙頭往地上一捻,拿手里了。你再一回頭,他又點上了。你怎么說他呢,只能笑著跟他們溝通。”孟車長說,“你不能生氣,同樣是掃地,你用笑臉和用冷臉,效果是不一樣的。一趟班,跟旅客生活3天,就得快快樂樂。重復干一項工作,沒有激情了,但讓快樂變成習慣,就有了激情。”

正說著,有個中年婦女領著小女孩匆匆趕到餐車,說是孩子接水燙傷了,孟車長讓乘務員去找京萬紅燙傷藥給小女孩細心涂抹。中年婦女說,這孩子也是她給工友捎帶的,你看看,還沒到地方,倒把孩子給燙傷了。她還在電話里,大聲吼著給工友匯報,急著撇清自己。

孟車長把中年婦女拉到一邊,小聲說:“你給人家帶孩子,你有監護責任啊。再說,這也不是什么大事,你電話里一打,你工友多擔心啊。在爹媽眼里,孩子的一點傷,就成了風暴啊。你得報喜不報憂啊。到了目的地,再簡單解釋不就完了嗎?”

中年婦女羞赧地笑著問:“燙傷藥多少錢?”

孟車長答:“要什么錢,看好孩子啊。”

老韓的《晃動暢想曲》

初二上午10點49分,列車到達終點站——重慶北。乘務員又開始整理打掃。趙強,一臉霸氣,而他清理起車廂來,卻像個熟練的月嫂。他開口就笑,他摸著光頭說:“原來我性子急,干事粗粗拉拉,在車上晃了快三十年,把頭發和脾氣也晃沒了。”

到重慶的次數數不清,但僅僅是到“重慶北站”,太緊張,連出站的時間都沒有。重慶的白公館、渣滓洞、歌樂山,在他們眼里都是傳說,重慶的麻辣火鍋和小吃,也僅僅是聽說,從沒嘗過。

我看到他們在站臺上買了點血橙和火鍋底料等。

乘務員徐杰說:“在這條線上跑,靠近洛陽了,天好的時候,能看到洛陽龍門石窟,但看不到佛。”

初二中午12點20分,在重慶停留了一個半小時的K15次,搖身變成K16次回返。

盯著漸漸遠去的“重慶北”的指示牌,安全員韓玉忠說,等我退休了,領著老伴好好逛逛重慶。車過四川廣安,老韓又說,這里是鄧小平的故里,等我退休了,領著老伴來看看。返回時,華鎣站不停,老韓也沒忽略,說,這里是“雙槍老太婆”形象誕生地,等我退休了,領著老伴來看看。

車到安康站,已是正月初二晚6點半,老韓為火車司機送上熱乎乎的晚餐。我陪同他去送的,往回走時,他說,等我退休了,我陪老伴到安康聽聽漢劇。還有湖北的襄陽,河南的南陽、洛陽、開封……

老韓今年47歲,不到15歲就成了鐵路人,三十多年跑的地方很多,但景點幾乎沒去過,他這樣在晃動中暢想著。

我想,老韓啊,你這是在作《晃動暢想曲》呢。

我的老毛病差點又犯了

我干媒體25年,落下一個老毛病,就是經常刻意挖掘深度,以使被訪者達到我需要的高度。

比如,我聽到乘務員劉勇34年沒在家過年了,我就試圖啟發他,講講如何舍小家顧大家,沒想到劉勇說,我哪有那么高的覺悟,我就是想躲年,躲越來越麻煩、越來越變味的年。在家里過年,老規矩太多。比如今年回家,手忙腳亂,手足無措,“原來都是老伴操心,今年老伴讓我管,我頭都大了。我家族大,親戚多,哪家都要走到,滿滿一車年貨,最后分著分著不夠了。光壓歲錢就分了一萬多。太累了,心累。我喜歡集體生活,簡單生活。”

他還說,社會上,老同學,老街坊,要比呀,你是科級,他是處級;你賺了幾百萬,他賺了幾千萬;你買了別墅,他買了豪車。咱不比,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劉勇說的“躲年”,說得很實在。

廣播員鞏麗華很難見到,她就在不足一平方米的廣播室里操作。趁著她到餐車吃飯的功夫,我跟她聊了起來。她也有30年沒在家過年了。她說:“我覺得我們是累點,但是很愉快啊。你看,在車上是跟大家一起過,回家我們再跟家人重新過一次,比如春晚啊,我們看重播,年夜飯啊,家人給我們重做。我們等于過了倆年,一個是車上的年,一個是車下的年。在車上與同事、旅客樂;在車下,與家人樂。”

鞏麗華說的“重過一次年”,也很實在。

乘務員王連升,生日比劉勇大四天,是車上最年長的人,也是三十多年的老鐵路,他不善言談,大多數時間是沉默的,看著車外晃動的山水,他慢悠悠地說:“爹呀,娘呀,家呀,晃呀!車呀,年呀,心呀,晃呀!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素昧平生的人,在新舊交替的春節,聚于某一節車廂,且同吃同住同行,三天兩夜,如此這般,一個人一生能遇到幾次?不是緣又是什么!不知道別人如何,但我珍惜生命之旅的這段旅程。因為車廂緣分,讓寒冷的日子有了溫暖,讓擁擠的環境有了次序。孤立無援的時候,忽然伸來只幫你一把的手,雖然在車廂的某個角落,也有陰暗,但更多的是亮光,雖然乘客之間,也起爭執與摩擦,但更多的是寬容與諒解!”

王連升的“車廂緣分年”,說得更實在。

一群晃動的實在人。一群晃動的自在人。

賣飯的細節

我想跟著餐車長陳順去賣賣盒飯,陳順看了我一眼:“你這身打扮不行。列車長推餐車,那是越俎代庖。”沒找到合身的衣服,我就穿著便裝跟在陳順后面。

臥鋪車廂還好一些,最難的是,在硬座車廂,人擠人。推著餐車得小心翼翼地躲避著。稍有不慎,就招來白眼。

我發現陳順賣盒飯有個小細節,顧客要買盒飯了,把錢遞過來,而陳順則是先把盒飯雙手遞上去,然后鞠躬致謝,最后才將錢接過來。我跟了一路,陳順都是這樣做的。陳順說,這也是多年摸索出來的,先收錢,也可以,但總覺得缺了人情味,先送上飯呢,送上的是一份心意。再加上鞠個躬,一個謝謝,可能就會卸下旅客的一絲疲憊呢。人與人之間,本無聯系,因為一列火車而臨時組成一個矛盾體,一起在顛簸中遠行,路途遙遠,隧道又多,何不讓顛簸的幅度在心理上減輕一些呢。

陳順說:“有一次,碰到一個老太太,眼睛也看不見了。她的鄰座說,你從中午就沒吃飯,我給你買一份吧。我正推著快餐車過來。我說,大娘,我給你一份吧。我說你拿著吃吧。老人一開始不要。后來接了過去。乘客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結果你猜怎么著,在那一個車廂,門都沒走出去,一車子盒飯賣出去了大半。我的小小舉動,還帶來了經濟效益。”

盒飯要端穩了,車晃,人不能晃,手不能晃,心更不能晃。陳順經常叮囑他的同事。

媽媽在陽臺上朝列車招手

90后列車員阮亞娜入職5年,沒在家過一個春節。小阮的家就在滕州站宿舍的四樓,如果火車停在一站臺,小阮就能看到媽媽在陽臺上招手,說話都能聽見。小阮剛當乘務員時,媽媽不放心,每次車來,都守候在陽臺上,時間是固定的,K15次到滕州是10點23分,停車兩分。返回的K16次,是次日的中午 12點29分,停車3分。

大年初一出發的K15次列車緩緩駛入滕州站,恰好是一站臺,小阮很激動。她把目光掃向自家的陽臺,沒有媽媽的身影。她努努嘴,但那絲失望,瞬間被涌上來的旅客沖掉了。

車開后,我問她,想媽媽了。她不情愿地說:“才不想呢……”把頭扭向窗外,默默不語。

小阮感冒20多天了,一直咳嗽。我問她過年想家嗎?她嘻嘻笑著說:“不想。我爸爸也是鐵路人,弟弟是特警,都不歇班。”

小阮說,女乘務員有不方便的時候,比如,有一次碰到一個醉漢,脫光了衣服,對著乘務室撒尿。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喊車長了。

她還說:“有一次,有位女乘客精神錯亂,只要我當班,她就在乘務門口站著,拿出化妝品給我抹來抹去,我不讓,她就使勁鬧。還拿著我的手表玩兒,手表要不回來,也不值錢,就讓她拿走了……”

初三的12點29分,列車緩緩地駛入滕州站的第二站臺。在第二站臺,剛能看到一點她家的陽臺。小阮說,看到媽媽招手了。

小阮說:“在車上的晃動,是輕微的,它像晃動的搖籃。當然,我也不愿意晃,既然選擇了晃,就要晃出樂趣,我把在車上的晃動,當成鍛煉,當成瘦身。”

好一個樂觀的女子。

重慶五組帥哥美女,我愛你們

“偉大的重慶五組老中青帥哥美女”是孟車長手機上建的微信群,他是年前把我拉進群的。我很喜歡他們使用的“偉大”這個詞,這個詞用在這里特別帶勁,特別提神。

微信群里平時很熱鬧。可是在春節的頭三天是靜寂的,只有我知道,在晃動中,他們不開手機。

初三下午3點半,列車到達濟南站。下午4點,列車入庫。所有列車員可休息3天,但31歲的餐廳廚師顏廷連卻接到命令,初四早晨不休息,因下一班廚師妻子生產,小顏頂班,繼續出發原路線,又是三天兩夜,等他回來,再跟五組的同事們一起走。也就是說,他將連續干九天。他說,想才10個月大的兒子……

下午4點40分,所有乘務員坐在硬座車廂里。孟車長點評完,說:“請逄車長點評。”

我這個編外的掛名車長站起來,看著乘務員疲憊的面龐,我眼睛濕潤了:“三天兩夜,我見證了一種精神:視自己的職業為神圣,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為神圣。我感覺我在重新做人。你們說,在家里睡不著了,在車上睡得香。你們說,在家里吃著沒有味道的東西,在車上吃著香。為何?車上睡得著是習慣。而在車上吃著香,是分享。小家不如大家有吸引力。習慣與分享,也是習慣于分享。列車人,在晃動中度過,晃動是被動的運動,晃去了年輕的沖動,晃出了感動。晃沒了脾氣,三晃兩晃,晃走了青年,晃白了或晃沒了頭發,晃成了中年,老年。但你們無怨無悔,因為你們充實。三天兩夜,在晃動中,我收獲最多,我收獲的是感動,我的心靈得到凈化。我們都在時代的列車上前進,在這個列車上,誰都不是客人,我們是一個共同體。偉大的重慶五組老中青帥哥美女,我愛你們!”

我在人間晃蕩了五十二年,頭五年不記事,不知道年是怎么過的,后來的年,特別是近二十年,一晃就過來了,一點年的痕跡都沒有。而唯獨今年的春節我會記住,因為是在車上,在晃動中度過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k频道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好吊妞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a级v片不卡在线观看| 美女一级毛片毛片在线播放| 伊人性伊人情综合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我的3个美艳馊子白莹小说| 欧美成人午夜做受视频| 精品处破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你懂的| eeuss影影院www在线播放|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另类ts人妖精品影院|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自国产自愉自愉免费24区|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三级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理论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美女裸身正面无遮挡全身视频| xxxx69中国| 69xxxx国产在线观看| fc2成年免费共享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h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免费看特级淫片日本| 制服丝袜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