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春天》楊海燕散文賞析
又一次給學生傳授《離騷》。屈原博聞強記,他正直不阿,他悲天憫人,他以死保志……我也會讓學生們?nèi)ビ懻撍刹豢梢宰兺ㄒ幌拢拖癖搴筒槐匾獙⒂裰猾I給楚國一樣,屈原完全可以擇主而侍,何必執(zhí)著一念非要效忠楚王。
我知道,屈原必得死,因為心中執(zhí)著于清潔與忠誠。清潔與忠誠就是他一生的信仰,當他的信仰破滅之時就是他亡命之日。就如他自己所言,“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江流,葬身魚腹。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并且他心中的美人圣君遠離塵世一般不食人間煙火,周身佩戴的香草一朝碰觸俗世的邪惡便即刻枯萎,香消玉殞。
這樣一個有潔癖的君子,在污濁的現(xiàn)世必不能安穩(wěn)。漁父“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的圓潤之道滲不進他鋼鐵一樣的身軀。
他毅然揮手,與這個世界說再見。
相對屈原的執(zhí)著,莊子活得瀟灑而通達。一個執(zhí)子一個通子,這精神世界的兩極。
溫習有關(guān)莊子的言論與故事:“智者不智”,“不用之用”,“莊周化蝶”,“鼓盆而歌”……
學生們費解地讀著深奧的文字,或皺眉,或討論,或閉眼,或癡笑……這是否就是莊子的魅力呢?亦或是他不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的地方呢?
我站在講臺上,越過窗看向遠方,感受到了智者的溫柔與冷靜的暗示。
心里忽生溫暖,盈一懷溫情與理性閱盡無邊春色。
很多時,我是清醒而冷靜的,有點殘酷。曾看過一篇文章,談起一個女孩子失戀后痛不欲生,幾欲尋死。女友想致電給那個負心郎,女孩子哽咽著制止。置身事外的人便覺可笑,覺得女孩子太過小氣,這絕然不是什么真愛,否則一定會痛到失去理智的。
而我便想,或許有許多人都會是這樣的吧。誰說失去理智才是真痛?誰說節(jié)儉時就沒有真愛了呢?我們只是掌管了自己的理智而不讓它因離靈魂太遠而太過放縱而已啊!自己的理智都控制不了的人,你還希望他做什么呢?
我有絕對清醒、冷靜、理智的思維,但我同時還有一顆豐富易感的心。這顆心生滿了觸角,向四周無限蔓延,去探知我不曾介入的領(lǐng)域。它給我?guī)Щ乜鞓罚瑤Щ乇瘋瑤Щ赝春蓿瑤Щ馗袆印@五味雜陳的情感慢慢沉淀、糾纏、蛻變,終至冷靜的溫柔。
就像今天,操場空空蕩蕩,并無花草綻放,但陽光以春天的博愛與仁慈愛撫著我們。讀到“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仰觀蒼天,心念莊子,便覺有無邊春色任我等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