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后期至二十世紀初期歐洲文學
巴黎公社失敗后,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歐洲歷史發展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西方世界進入了帝國主義時代。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加劇。最后,由于帝國主義國家的分裂和爭奪,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加強了在歐洲工人運動中的傳播;工人階級政黨在各國相繼成立。帝國主義時代成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成了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資產階級在武力方面加強對無產階級的進攻和鎮壓的同時,也加強了意識形態方面的腐蝕。各種現代資產階級哲學流派紛紛出現。它們可以總的歸于一個反理性主義思潮。反理性主義思潮的老根子是叔本華和基爾凱戈爾的主觀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在十九世紀后期和二十世紀初期的代表人物是泰納、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泰納的實證主義反對階級論,主張用時代、種族、環境三要素分析文學現象;尼采的“權力意志”用權力代替真理、“超人哲學”鼓吹反群眾的極端個人主義;柏格森的“生命沖動”用抽象的生命力解釋世界的本質規律,直覺主義崇拜下意識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企圖為面臨普遍危機和傳統道德觀念崩潰的資本主義制度進行辯護。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在歐洲各國批判現實主義繼續發展并取得新的成果。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西歐(主要是英法)一方面由羅曼·羅蘭、法朗士、哈代、肖伯納等作家為代表,表現出對斯湯達、巴爾扎克、狄更斯的優秀傳統的繼承,另一方面,與高峰時期的現實主義相比,在反映現實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所遜色;不少作品打上了世紀末某些消極傾向的烙印。德國現實主義雖起步較晚,十九世紀末,特別是二十世紀初現實主義文學方始振興,但很快出現了繁榮局面。托馬斯·曼、亨利希·曼兄弟的創作,標志著他們各自國家的文學可與歐美其他國家文學媲美的重要成就。而在俄國和北歐,由于時代和社會的特別原因,則出現了歐洲現實主義發展的新的高峰。俄國,出現了列夫·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等一批成果輝煌、舉世矚目的現實主義作家。在北歐,挪威的易卜生,戲劇領域的卓越成就在世界文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然主義的興衰起落是這一時期歐洲文學發展的又一重要特點。自然主義產生于法國。泰納的實證主義文學理論和龔古爾兄弟的作品是自然主義文學的理論基礎和創作開端。七十年代以來,左拉的自然主義理論(“實驗小說”)和創作實踐,對自然主義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自然主義思潮到八十年代中葉逐漸衰微,為新興起的象征主義詩歌運動所代替。象征主義直接反撥自然主義,反陳述而重聯想,強調暗示性和朦朧美。象征主義和印象主義及晚期浪漫主義往往被認為是世紀交替時期頹廢情緒在文學中的表現。象征主義在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左右的俄國有較大的影響。
二十世紀初年,歐洲開始出現了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它是對資本主義的普遍危機的反響。這一反響的始作甬者是從德國興起的表現主義運動。表現主義運動起于繪畫,后波及音樂、舞蹈、文學等各個領域。表現主義是在十九世紀末期法國象征主義基礎上,對傳統文學藝術創作方法的進一步的帶有本質性的突破,它作為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的直接對立面,主張徹底撥棄表象,使文學從對外部世界的描寫轉向對人與世界的“本質”、“靈魂”的直接坦露和抽象表現,表現主義與象征主義相比,在創作方法上,帶有更大的反理性和直覺主義的性質。從社會歷史角度說,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種種矛盾在一部分知識分子內心所激起的騷亂和狂躁情緒的反應。表現主義思潮內部是極不統一的。參與這一文藝運動的人,雖然大都以先鋒派自居,但是,政治觀點和藝術觀點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后來出現了相當明顯的分化,某些原來追隨表現主義的作家(德國的貝歇爾、布萊希特等),逐漸向左轉,創作了本質上與注重抽象的表現主義方法不同的具有很大社會意義的作品。就創作而論,十九世紀后期登上文壇的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已明顯顯示出表現主義的特點,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表現主義戲劇的振興,在表現主義運動偃旗息鼓之后,二十年代前后又出現了新的繁榮,兩位著名作家——德語小說家卡夫卡和美國劇作家奧尼爾的創作代表了這一繁榮的成就。表現主義被稱為廣義的現代主義,它比其他現代主義流派更早和更集中地體現出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特點,對后來現代主義各流派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未來主義是本世紀一十年代活躍于歐美文壇的另一個重要現代主義流派。它先在意大利,后在俄國形成一種文藝運動。這也是一個內部極不統一的流派。意大利的馬利奈蒂、俄國的謝維里亞寧代表未來主義的右派;馬雅可夫斯基代表未來主義的左派。未來主義主要表現在詩歌和繪畫領域。未來主義運動大約在第一次大戰前就結束了。它的極端否定傳統的藝術立場和與此相聯系的對藝術規律、原則的恣意破壞,對奇譎形式的變態追求,使它不可能存在更長的時間。未來主義對后來現代主義的反傳統傾向、特別是對達達主義、荒誕派戲劇、具體派詩歌以及繪畫中的流行藝術等極端主義文藝流派有一定的影響。
無產階級文學由巴黎公社文學打下重要的基礎之后,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高爾基這一時期的創作代表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最高成就。在歐美,丹麥的尼克索,法國的巴比塞,美國的里德等作家,也為無產階級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無產階級作家的作品代表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的根本利益,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歌頌人民的斗爭,指出社會發展的前景。在思想上顯示出各種資產階級文學無以倫比的優越性,藝術上,也在嚴肅的探索中不斷豐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