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未來主義宣言》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未來主義宣言》
意大利作家費利波·托馬索·馬利奈蒂所作。馬利奈蒂是未來主義的創(chuàng)始者。1909年2月2日此文發(fā)表于巴黎的《費加羅報》,是未來主義理論的宣言書。
作者說這篇宣言是一篇“具有破壞性和煽動性的激烈宣言”。未來主義自稱是一次“復原、更新和促進自然的‘藝術——政治’的運動”,它“本著反學院、反文化、反邏輯的世界觀,從而否定過去的文化”,因為后者無法反映當前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因此,文學藝術必須標榜創(chuàng)新,否認過去,反對“中產階級浪漫主義的柔情”, “摒棄全部藝術遺產和現存文化”, “摧毀一切博物館、圖書館和科學院”,完全脫離傳統,心醉神迷地表現一個“人變成了機器,機器變成了人”的新時代。
文章宣稱,世界的本質就是運動,斗爭就是美,只有具有戰(zhàn)斗性質的作品才能算是名作。文學“要歌頌的是敢作敢為的運動,狂熱的失眠,急速的腳步,翻筋斗,打耳光,拳斗”,要有“軍國主義、愛國主義、無政府主義者毀滅一切的手臂,殺生的優(yōu)美思想。”不分性質地贊美戰(zhàn)爭是“使世界健康化的唯一手段”,是“偉大的交響樂”。為了使人類擺脫平常的消極性,就要靠戰(zhàn)爭。至于技術、機器、速度,能量、劇烈的運動、音響和四度空間等,則應予以頌揚,因為它們代表現代大都市的機械文明,具有“現代感覺”。
未來派對暴力尤為崇拜,并達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因而政治上最后淪為法西斯主義。當時的未來主義實際上是法西斯主義在文藝舞臺上的瘋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