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李賀文散文賞析
由莫爾道嘎沿邊境公路駛往漠河,車在鋪天蓋地的林海中穿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諦聽著窗外的鳥鳴,心中溢滿難以言喻的喜悅,飄飄然欲醉欲仙。
轉過一道山彎,把車停在路邊小憩。走下車來,聞著醉人的花香草香,做幾個擴胸運動,瞬間便驅走倦意,渾身又充滿了力量。
忽然,路邊的林子里傳來幾聲“嗚嗚”的哀嚎,似哭似叫,好不凄然。撥開灌木叢,我們向林子深處望去,只見一個紅紅的“火球”在一條時隱時現的小徑上跳躍著并不時發出“嗚嗚”的鳴叫。斑駁的陽光下,那團深紅色像緞子一樣閃爍著華美而高貴的光澤。
“狐貍,一只漂亮的紅狐貍!”侯公邊說邊跑過去,我緊隨其后。
狐貍照樣一上一下地原地跳躍著,走近了,只見它被一支夾子夾住了右后腿。我們靠近它,它先是一陣驚恐,奮力掙扎幾下,而后便鎮靜下來,淚眼汪汪的,滿是哀憐與乞求。侯公脫下運動服按住它的頭部,它沒有掙扎,只是默默地伏在草地上,“嗚嗚”地哼幾聲,我迅速掰開夾子,把它的腿抽出來,幸好時間不算太長,只是破了皮肉,沒有傷及腿骨。侯公摩挲著放開它,小家伙并沒有迅速逃去,而是坐下來舔舔顫抖的傷腿,又睜大眼睛好奇地打量我們一番,困惑中夾雜著幾分感激……
夕陽給它那團閃耀著華美與高貴的“紅”鑲上了一道金邊兒,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秀敝校灰娝笸藘刹?,然后張開兩只前腿并俯下身去,恭恭敬敬地給我們磕了一個頭。那一刻,我們目瞪口呆,怔在那里一動不動,許久,腦海中禁不住浮出一個疑問:它究竟是獸,還是仙?
過了一會,侯公緩過神來,從兜里掏出兩根早餐剩下的火腿腸遞過去,小家伙沒有吃,而是叼起火腿腸,戀戀不舍,走出幾步,又回首相望,它“臨去秋波那一轉”,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深處。看著它一瘸一拐地走向密林深處,不禁心生感動:想那密林深處,定然有它嗷嗷待哺的幼崽。
坐回車上,我們依舊百思不得其解:在這遠離人煙的大興安嶺深處,哪來的這般冰雪聰明的靈獸?
古人曰:“仙妖異類,狐則在仙妖之間。”“多疑生性學飛仙,聽水心靈凍已堅。自古青丘稱異獸,雖然外道亦參禪。”在腦海中打撈相關記憶,倒是古人的教誨及著名學者吳藕汀的詩句,為我們點破了迷津。
當晚,夜宿北極村,碎雨敲窗欞,一夜無眠,滿腦子都是那團跳躍的“紅”——那只狐貍的影子,它的凄楚、哀怨以及感激的神情……
無眠姑且不眠,坐起來,在記憶之海中搜尋一番靈性之物,我想到了為索其子而肝腸寸斷的蜀中之猿,抱母皮觸階而死的柳州之狐,我還想到了禽鳥白鷴,一只宋代的白鷴。白鷴是一種志向高潔的鳥,古人說它“棲必高枝。每天雨,恐污其尾,堅伏不動,雨久,多有餓死者”。
宋祥興二年,元軍圍攻厓山,宋軍戰敗。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乃負昺投海中,后宮及諸臣多從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萬人”(《宋史》)。帝昺投海之際,其所豢養的一只白鷴亦拖籠投海,隨主而去,做了大宋王朝的一個特殊的殉葬品。
科學證明,不僅動物有靈性,植物亦有靈性。一株植物接受了陽光,擁抱了大地,就有了陰陽兩極,就有了郁郁生機,因而也就有了靈魂。英國《泰晤士報》曾刊登過一篇題為《細聽植物心聲》的文章,介紹波恩大學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波恩大學的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植物不僅僅有相互交流痛苦的能力,它們還能互相提醒面臨的危險并隨之采取相應的生存策略。
植物有氣節、有情感,前人早有記述。蔣子正的《山房隨筆》云:“揚州瓊花,天下只一本,士大夫愛重,作亭花側,匾曰無雙。德佑乙亥北師至,花遂不榮。趙棠國有絕句吊曰:‘名擅無雙氣色雄,忍將一死報春風。他年我若修花史,合傳瓊妃烈女中?!杯偦ú粸楫愖宥鴺s的氣節,令人肅然起敬!
在英國植物園中,生長著一種名叫地中海薔薇的灌木,是一種極具母愛的植物。它繁殖后代便采取了自我犧牲的方式。其種子落地后,植物體內的某種物質便產生自燃,把自身化為灰燼,充作肥料。土層中的種子隨即萌發、生長。地中海薔薇的這種獻身精神讓人唏噓不已:植株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人有稟性,樹亦有性格。今春,去中國農大晨練,發現甬路旁的三株小葉榕逐漸枯萎,三個星期后同時死掉。為何在春末夏初之際卻突然死去?觀察發現,它的上空不透一絲陽光。頭頂是茂密的蒼松,蒼松之上還有茂盛的銀杏,雙重的遮擋,使它終日生長在陰暗之中,它們失去了生命的一極,枯萎的枝干無力地垂下來,葉片慘白,似乎在向行人訴說著上蒼的不公。榕樹是一種頑強的樹種,在廣西的天星橋景區,曾見到生長在懸崖上的榕樹,為了生存,其根系沿著巖石的縫隙扎下去十幾米深,記得當時有兩位女游伴兒曾為那胳膊粗的榕樹根淌下熱淚——為其頑強的生命力而唏噓不已。而這三株榕樹枯萎的過程便是它們抗爭的過程,為爭取生存的基本權利而抗爭,抗爭無果,隨之集體消亡!
杜甫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边@無疑窺測到了植物、動物充沛的情感世界,無意間印證了波恩大學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人類具有敏銳的感覺器官,越偉大的詩人、越卓越的科學家越敏感,他們在傾聽自己內心世界的同時,也能敏銳地捕捉自然的信息,感悟自然的哀樂,否則,哪有這千年之后的神秘巧合?
天地芳華,萬物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