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平
作者: 張其峰 【本書體例】
黃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便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復念家。其兄初起,行索初平,歷年不得。后見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問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為占之。”道士曰:“金華山上有一牧羊兒,姓黃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聞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語畢,問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見,但見白石而還,謂初平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見之”。初平與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變為羊,數萬頭。
(選自《神仙傳》)
黃初平,丹溪人氏。十五歲那年,家人讓他放羊,有一個道士見他秉性良善,言行恭謹,便把他帶到金華山里的一個石窟中去習練修行。時過四十余年,他已不再想家。他的哥哥在他丟失后,四處奔走尋找弟弟,一年年過去了卻沒有找到。有一天,他在集市上碰到一位道士,便上前召呼他說:“我有個弟弟名叫黃初平,當年因外出放羊而不幸走失,現已四十多年了,尚不知生死去向,煩請道君為我占卜一下他的所在。”道士說:“金華山中有一個牧羊人,姓黃名初平,是你的弟弟無疑。”初起聽說后,就隨道士前去尋找。于是兄弟得以相見。兄弟久別重逢,悲喜交集,一番敘說之后,初起問初平羊在哪里。初平說:“近在山的東邊。”初起前往觀看卻沒看到,只見到滿山白色的石頭。回去對初平說:“山東邊沒有羊群呀!”初平說:“羊就在那里,只是兄長你看不到它們罷了。”二人一同去觀看時,初平大聲吆喝說:“羊起來!”于是,白石都變成了羊,有數萬頭之眾。
葛洪一生“好神仙導養之法”,為官、著述的同時亦著意宣揚神仙之道,早年便致力于超越前人的神仙傳記故事編撰工作。本文敘述了丹溪牧羊人黃初平進山修道、成仙后與家兄重逢以及東山叱石成羊的故事。同《神仙傳》中多數充滿道家言,全無生氣、十分枯燥乏味的作品相比,該篇故事雖不曲折,然而想象豐富,記述生動;思想雖具道家色彩,卻還自然樸實,不失人間煙火意味,可以說是值得一讀的好篇章。
就寫作方法而言,本文看似平鋪直敘,故事少有矛盾沖突,情節發展也無甚起伏曲折,但在敘事、狀物、想象等方而倒也有其特色:細膩、生動,引人入勝;行文用語雖系文言,但卻曉暢明白,質樸自然,接近口語,既宜于在人民大眾中流傳,又合乎小說語言大眾化的發展要求,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