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賞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概說】
這句詩是清代愛國詩人林則徐寫的。大意為,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來;難道可以有禍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嗎?
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子產(chǎn)受到誹謗時曾說:“茍利社稷,死生以之。”林則徐化用了此句。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全詩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這首詩寫于1842年8月,其時林則徐因廣東禁煙被革職查辦,發(fā)配新疆,途經(jīng)西安口占此詩留別家人。詩中表明林則徐在禁煙抗英問題上不顧個人安危的態(tài)度,雖遭革職充軍也無悔意的決心和勇氣。
【故事錦囊】
林則徐自幼讀書習(xí)文,學(xué)習(xí)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進(jìn)入仕途之后,他立志做一個濟(jì)世匡時的正直官吏。
當(dāng)時,西方殖民者向中國傾銷大量鴉片,毒害中國百姓;清政府不敢抵抗,大量白銀流入殖民者的腰包。目睹這種情況,林則徐極為氣憤,在擔(dān)任湖廣總督期間,他向道光帝上奏指出鴉片的危害,并提出了禁煙方略。
1939年,道光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林則徐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查收各國在華商行,總共繳獲了兩萬多箱鴉片,于當(dāng)年6月3日在虎門銷煙,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fēng)。
后清政府在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下免去了林則徐的職務(wù),并將他充軍到新疆伊犁去。林則徐在赴新疆的途中,趕上黃河決口,因他治水有方,奉旨總辦河務(wù)的大學(xué)士王鼎上奏皇帝,將林則徐留下來治河。王鼎希望林則徐能得到赦免,誰知第二年河工辦完,皇帝諭旨仍然是讓林則徐派往伊犁。在這種背景下,林則徐留下了這首悲壯的詩篇。
林則徐遣戍新疆期間,興修水利,改進(jìn)坎兒井,教導(dǎo)當(dāng)?shù)孛癖娂徏喛棽迹隽瞬簧俸檬拢瓦B一起赴新疆、行監(jiān)督之責(zé)的滿人將軍在給道光帝的密報中也極力稱贊他。林則徐在新疆時,很早就預(yù)見沙俄覬覦中國的野心,建議改屯兵為操防,充實邊疆的經(jīng)濟(jì)、軍事實力以防御沙俄的侵略。
流放三年后,林則徐回京候補,途中又被任命代理陜甘總督,接著正式任命為陜西巡撫。道光二十七年(1847)調(diào)任云貴總督,他整理云南礦務(wù),主張“招集商民,聽其朋資伙辦”,做了不少有益民生的事情。
林則徐身體力行,實現(xiàn)了自己的誓言,激勵了后來無數(shù)志士仁人。
【知識庫】
天下第一棋手
左宗棠喜歡下棋,棋藝高超,很少碰到對手。奉命率軍赴新疆平定叛亂前一天,他微服出巡,在大街上看到一個70多歲的老人擺棋陣,旁邊掛有“天下第一棋手”六個大字的招牌。左宗棠覺得這個老人過于狂妄,有心教訓(xùn)一下他,便上前挑戰(zhàn)。沒想到老人不堪一擊,毫無招架之力。左宗棠得意之余,讓老人砸了招牌走人,不要丟人現(xiàn)眼了。
幾年后,左宗棠從新疆平叛勝利歸來,看見那塊“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依然豎在那里。很不高興,決定再一次教訓(xùn)一下這個人。沒想到,這一次左宗棠被老人“殺”得落花流水,三戰(zhàn)三敗。左宗棠不服氣,第二天接著挑戰(zhàn),輸?shù)酶鼞K。他就納悶了,問老人為什么棋藝會進(jìn)步得如此之快,老人笑著說:“上次雖然您微服出巡,但我知道您是左大人,即將出征新疆,我不想挫傷您這個主帥的銳氣,存心讓你贏,讓您信心十足地去平定叛亂。如今您已凱旋,我也就不再謙讓了。”左宗棠聽后羞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