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舞蹈構圖
文藝審美分類創造·舞蹈構圖
舞蹈者在舞臺空間的隊形變換運動線和畫面造型。是舞蹈表現手段的有機組成部分,與表情、節奏等共同構成舞蹈藝術的三大要素。它是在表情和節奏的密切結合中而發展出來的動的畫面,是一種在運動的發展和變化中的和諧場面。
舞蹈構圖是人們在認識自然和人間的各種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平衡方法和運動思想的體現,是人對現實對象的形式感的表現。構圖的形式分為舞蹈者的空間運動線和畫面造型兩種。運動線是舞蹈隊形變換而產生出的流動畫面,一般可分為橫線、斜線、垂直線和曲線幾種。橫線大多用來表現寧靜、平緩、穩定、自如、從容的情緒,描繪風平浪靜的意境,給人以平靜、安寧的感覺;斜線,在舞蹈中一般用它造成一種前進的趨勢,因為它不平穩、動勢強,能給人一種連綿不斷的縱深感;垂直線能給人以莊嚴、 肅穆、直逼而來、勢不可擋的感覺;曲線的不同曲折度所呈現的波浪形,能給人以跳躍、活潑的感覺,舞蹈中運用曲折線的行進線,能產生一種生動、活躍的情景和氣氛。畫面造型,是在舞動過程中相對停頓的瞬間或在某個場面中人物在固定位置上的動作或造型。一般有S形、圓環形、圓弧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S形有游龍擺動似的動態,能起夸大空間觀念的作用,具有流動感。圓環形不僅具有流動感,而且能使畫面集中、緊湊,有明確的中心焦點,能起集中觀眾注意力的作用。圓弧形能形成一種有方向性的傾向,造成一種氣勢,還能在圓弧形前產生廣闊的空間感。三角形有力量感,正三角形顯得穩定,具有隨時變化的動勢。梯形和菱形給人空間開闊感。
舞蹈構圖的處理手段有對稱、平衡、對比、照應、 層次、 聚散等。對稱指有重心的、 勻稱的均勢;平衡指形式不同而份量相等;對比是通過動作和造型中的高低、上下、前后、左右、遠近、明暗、正反等顯示事物不同特征的手法;照應,是形式、性質相同或類似的事物,反復出現、互相補充,使構圖取得和諧統一;層次,指從透視的角度看舞臺空間的遠近距離,使平面舞臺增加立體感和空間感;聚散,指時而分散為個別,時而集中為整體的畫面表現手段。
舞蹈構圖依據的是舞蹈作品所要表現的思想內容,同時,也與舞蹈不同的表現題材、體裁、風格、形式及動作線條的粗細、音樂力度的強弱有關。舞蹈構圖就是為了使舞蹈形象在舞臺上活動得合理、恰當,在舞蹈主題的制約下準確地反映出與人物情緒適應的調度,創造出特定的畫面來展現意境,烘托氣氛,表現環境和地點的更換等。成功的舞蹈構圖,不僅有助于深刻地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同時還能使觀眾得到藝術美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