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紅記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流紅記

作者: 賈濱 【本書體例】

張實

張實,字子京,北宋魏陵人。生平事跡不可考。《流紅記》收入劉斧《青瑣高議·前集·卷五》。這也是他傳世的唯一一篇作品。

唐僖宗時,有儒士于祐晚步禁衢間。于時萬物搖落,悲風素秋,頹陽西傾,羈懷增感。視御溝浮葉,續續而下。祐臨流浣手,久之,有一脫葉差大于他葉,遠視之若有墨跡載于其上,浮紅泛泛,遠意綿綿。祐取而視之,果有四句題于其上,其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祐得之,蓄于書笥,終日詠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書于葉也。因念御溝水出禁掖,此必宮中美人所作也。祐但寶之,以為念耳,亦時時對好事者說之。祐自此思念,精神俱耗。

一日,友人見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為吾言之。”祐曰:“吾數月來眠食俱廢。”因以紅葉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如是也!彼書之者無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雖思愛之勤,帝禁深宮,子雖有羽翼,莫敢往也。子之愚又可笑也。”祐曰:“天雖高而聽卑,人茍有志,天必從人愿耳。吾聞牛仙客遇無雙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計,但患無志耳,事固未可知也。”祐終不廢思慮,復題二句,書于紅葉上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御溝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宮中,人為笑之,亦為好事者稱道。有贈之詩者曰:“君恩不禁東流水,流出宮情是此溝。”

祐后累舉不捷,跡頗羈倦,乃依河中貴人韓泳門館,得錢帛稍稍自給,亦無意進取。久之,韓泳召祐謂之曰:“帝禁宮人三千余得罪,使各適人,有韓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宮,今出禁庭來居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壯,困苦一身,無所成就,孤生獨處,吾甚憐汝,今韓夫人篋中不下千緡,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麗,吾言之使聘子,何如?”祐避席伏地曰:“窮困書生,寄食門下,晝飽夜暖,受賜甚久,恨無一長,不能圖報。早暮愧懼,莫知所為,安敢復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祐進羔雁,盡六禮之數,交二姓之歡。祐就吉之夕,樂甚。明日,見韓氏裝橐(tuó駝)甚厚,姿色絕艷,祐本不敢有此望,自以為誤入仙源,神魂飛越矣。

既而韓氏于祐書笥中見紅葉,大驚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祐以實告。韓氏復曰:“吾于水中亦得紅葉,不知何人作也?”乃開笥取之,乃祐所題之詩,相對驚嘆,感泣久之,曰:“事豈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韓氏曰:“吾得葉之初嘗有詩,今尚藏篋中。”取以示祐。詩云:“獨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詩”。聞者莫不嘆異驚駭。

一日,韓泳開宴召祐洎韓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謝媒人也。”韓氏笑答曰:“吾為祐之合乃天也,非媒氏之力也。”泳曰:“何以言之?”韓氏索筆為詩曰:“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泳曰:“吾今知天下事無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韓泳令祐將家僮百人前導,韓以宮人得見帝,具言適祐事。帝曰:“吾亦微聞之。”召祐,笑曰:“卿乃朕門下舊客也。”祐伏地拜謝罪。帝還西都,以從駕得官,為神策軍虞候。

韓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學俱有官,女配名家。韓氏治家有法度,終身為命婦。宰相張浚作詩曰:“長安百萬戶,御水日東注。水上有紅葉,子獨得佳句。子復題脫葉,流入宮中去。深宮千萬人,葉歸韓氏處。出宮三千人,韓氏籍中數。回首謝君恩,淚灑胭脂雨。寓居貴人家,方與子相遇。通媒六禮具,百歲為夫婦。兒女滿眼前,青紫盈門戶。茲事自古無,可以傳千古。”

議曰:流水,無情也;紅葉,無情也。以無情寓無情,而求有情,終為有情者得之,復與有情者會,信前世所未聞也。夫在天理可合,雖胡越之遠,亦可合也。天理不可,則雖比屋鄰居,不可得也。悅于得,好于求者,觀此可以為戒也。

(選自《青瑣高議》)

唐僖宗時,有個讀書人叫于祐。一天傍晚,他在皇城的大街上散步。這時正是萬木凋零,秋風勁吹的季節,夕陽西下,更加牽動他漂泊異鄉的愁緒。他看到皇城的水溝中飄浮著落葉,一片片順水流去。于祐走到溝邊洗手,待了一會兒,發現有一片落葉比其他的葉子稍大,遠遠望去好象有字跡留在上面。紅葉在水面飄飄蕩蕩,似乎有著綿綿無盡的情意。他拿到這片葉子一看,果然上面題有四句詩,詩中寫道:“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于祐得了這片題詩的紅葉,收藏在書箱里,整天吟詠品味,喜歡詩句意境的新穎優美,可是不知道是什么人作詩寫在紅葉上。又想御溝的水是從皇宮中流出,那一定是宮中的美人所寫。于是他就更加珍愛這片紅葉,經常想著這件事,也常常對愛聽奇事的朋友們提起。從此于祐日夜思念,精神恍惚,身體也大不如前。

一天,朋友見了他,問:“你怎么瘦成這樣?一定有緣故,給我講一講。”于祐說:“我幾個月來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就把紅葉題詩的事講給他聽。朋友大笑說:“你怎么蠢到這種地步!那個寫詩的人對你沒有意,你偶然撿到了這片紅葉,為什么思念這樣殷切。你就是思念、愛戀得再深,皇家的禁苑深宮,即使身有雙翅,你也不敢前往,你的想法真是太可笑了。”于祐說:“老天雖然高高在上,卻可以聽到凡人的呼叫。人如果立志,天一定會使那人的愿望實現。我聽說王仙客和無雙終結良緣的故事,他們歷經劫難,最后終于得到俠士古生的幫助。人只怕立志不堅,世上的事本來就是難以預料的。”于祐始終不放棄對題詩人的思念,就在一片紅葉上寫了兩句詩:“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把它放在御溝上游流入皇宮。許多人聽了都譏笑他,但也得到好聽奇事的朋友們的稱贊,有人贈給他詩句:“君恩不禁東流水,流出宮情是此溝。”

于祐后來幾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漂泊京城,生活沒有著落,就去依附河中的貴人韓泳。靠在他門下作事來維持生計,也不再想求取功名。過了一段時間,韓泳叫來于祐說:“皇宮中有三千多女子因長期失寵,被放出宮各自嫁人。有一個韓夫人,和我同姓,一直在宮里,現在出宮住在我家。你沒有娶妻,年齡已經不小了,艱難困苦,孤身一人,到目前還沒有什么成就,我很同情你。現在韓夫人的手中積蓄不下千萬,她本是良家女子,年齡才三十,長得又很漂亮,我去談一談讓她嫁給你,怎么樣?”于祐聽了,離開座位跪在地上說:“我一個窮困潦倒的讀書人,在您的門下討口飯吃,白天能吃飽,夜里能睡暖,受您的恩賜已不止一天。我只恨自己一無所長,不能報答您的大恩,早晚慚愧惶恐,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怎么敢有這樣的想法呢!”韓泳派人去說媒,幫助于祐送去聘禮,盡到了迎親的所有禮數,結成了兩姓的美滿姻緣。成親的夜里,于祐非常高興。第二天,又見到韓氏的陪嫁極其豐厚,容貌美艷無比,他本來不敢有這樣的奢望,現在真覺得是闖進了仙境,大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后來韓夫人在于祐的書箱中見到了那片題詩的紅葉,大驚說:“這是我寫的詩啊,您是怎么得到的?”于祐把實情告訴了她。韓夫人又說:“我在御溝中也得到了一片題詩的紅葉,不知道是什么人寫的。”就打開小箱子取出來,竟然是于祐題的那兩句詩。夫妻二人相對驚嘆,感慨良久,眼淚止不住地流了出來,說:“這件事情難道是偶然的嗎?恐怕是前世的姻緣吧!”韓夫人說:“我得到這片紅葉時,曾經寫了一首詩,現在還珍藏在箱中。”取出來讓于祐看,詩句是:“獨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詩。”聽到這件事的人沒有不感到震驚感慨的。

一天,韓泳擺下酒宴請來于祐和韓夫人,韓泳說:“你們夫妻二人今天可該謝謝我這個媒人了。”韓夫人笑著回答說:“我和于祐的結合是上天的保佑,不是媒人的力量呀!”韓泳說:“為什么這樣說?”韓夫人要來筆寫了一首詩:“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才知紅葉是良媒。”韓泳感慨地說:“我今天才知道天下的事情沒有偶然的啊!”

唐僖宗到蜀地時,韓泳讓于祐帶著一百名仆人為皇上開路,韓夫人憑舊宮人的身份見到了僖宗,把嫁給于祐的事從頭到尾講給他聽。僖宗說:“我也多多少少聽到了一些。”召見于祐,笑著說:“你原來是我門下的老客人呀。”于祐跪拜謝罪。僖宗回到西都長安時,于祐因為隨從圣駕得官,作了神策軍的虞候。

韓夫人生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兒子們由于刻苦讀書都做了官,女兒也都婚配名門。韓夫人治家井然有序,死的時候成為朝廷的命婦。宰相張浚為這件事寫了一首詩:“長安百萬戶,御水日東注。水上有紅葉,子獨得佳句。子復題脫葉,流入宮中去。深宮千萬人,葉歸韓氏處。出宮三千人,韓氏籍中數。回首謝君恩,淚灑胭脂雨。寓居貴人家,方與子相遇。通媒六禮具,百歲為夫婦。兒女滿眼前,青紫盈門戶。茲事自古無,可以傳千古。”

評議:御溝中的流水,沒有情;飄落的紅葉,也沒有情。用沒有情的御溝水傳送沒有情的紅葉,而希望實現自己的癡情,最終真的為有情人得到,又與有情人結合,這真是前代沒有聽說過的。假如按照天理可以結合,即使是遠距北胡與南越,也可以結合;按照天理不可以結合,那即使是房子連著房子的鄰居,也不可以結合。那些只以得到對方而高興,喜愛一味追求的人,應該以此為誡呀!

“紅葉題詩”的故事在唐代流傳極廣,孟棨《本事詩》,范攄《云溪友議》,孫光憲《北夢瑣言》都有過此類記載,張實的《流紅記》可謂這類故事的集大成者。明、清敷演此事的小說、戲劇頗多,然而都以本篇為依據。

一則故事能夠盛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迷人的魅力之所在。分析起來,其原因大概有二。

其一,這是一篇纏綿動人的愛情故事。“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紅樓夢》第五回)。自有人類以來,愛情就是扯不完的話頭,是文學史永恒的主題。特別是這篇小說中的兩位主人公,一個是“累舉不捷,跡頗羈倦”的潦倒儒士;一個是“姿色絕艷”、蕙質蘭心而又在宮中“得罪”的失意佳人。因此,他們不幸中的“大幸”——有情人終成眷屬,就更容易得到人們的理解和同情,被人們交口傳頌。

其二,是這篇故事的“奇”與“巧”。作者以“無巧不成書”的“巧”字謀篇,于祐偶得紅葉是“一巧”;題詩紅葉,流入宮中,韓夫人又得之為“二巧”;于祐無意進取,依貴人韓泳,韓夫人出宮,寄身泳家,為“三巧”;韓泳熱心撮合,二人終結連理為“四巧”。再加上傳情達意之物非紙非帛,也不借助常說的“魚書雁信”,就使這則故事有別于其他愛情故事而以情節的“奇”“巧”取勝。正如篇末評議說:“流水,無情也。紅葉,無情也。以無情寓無情而求有情,終為有情者得之,復與有情者合,信前世未所聞也。”

最后,筆者還要強調的是,評議中“夫在天理可合,雖胡越之遠,亦可合也;天理不可,則雖比屋鄰居,不可得也。”把這段姻緣歸之于“天”,實在有些宿命的味道,似乎也有背作者的主旨。不錯,作者是以“奇”、“巧”結構全篇,但在主要人物身上,作者卻著意突出了那種歷經磨難,癡心不改的堅定和執著。于祐在得到紅葉之后,“自此思念,精神俱耗”,“眠食具廢”。甚至在友人譏笑他“子何愚如是也”之時,仍毫不猶豫地回答:“天雖高而聽卑,人茍有志,天必從人愿耳。吾聞牛仙客遇無雙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計。但患無志耳,事固未可知也。”這里“牛仙客”當為“王仙客”之誤。仙客與無雙事,見唐人薛調《無雙傳》,古生即古押衙,是一個與“昆侖奴”有著同樣古道熱腸的豪俠之士。仙客與無雙為姨表親,自小青梅竹馬,情意殷殷。后經朱泚之亂,伯勞分飛,無雙父母被殺,自己也流落深宮。仙客歷經磨難,不忘前情,終于在古押衙傳奇式的幫助下,使無雙死里逃生,兩人“為夫婦五十年”。于祐以王仙客自比,在他人看來,未免書生氣十足,過癡過呆,然而作者卻高度肯定了于祐的心“志”。正是這種“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矢志不移,才是這段“巧緣”得以成就的關鍵。“人或笑之,亦為好事者稱道”,從文中流露出的傾向來看,作者自然也應屬于“好事者”之列。

小說最后,給這個動人的故事一個中國式的大團圓結局。于祐因妻得官,夫貴妻榮,子孫滿堂。今天讀起來,未免讓人覺得陳舊和有落入俗套之感。但換一種視角去考慮,從普通人善良的愿望來看,這對因癡情而感動天理的夫婦不但應該,而且希望他們應該有這樣一個美滿的結局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www五月婷婷|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宅男噜噜噜66| 白桦楚然小说叫什么|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看黄a级毛片|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里番库全彩本子彩色h可知子|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含羞草实验研所入口| 夫妇交换4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 男女肉粗暴进来120秒动态图|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另类国产ts人妖合集|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日韩AV高清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9999热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