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個富有才華的革命詩人。迄今為止他公開發表的詩詞共45首,寫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有25首;寫于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有20首。毛澤東詩詞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對中國新民主主義時期波瀾壯闊的偉大革命斗爭的歌頌。反映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斗爭的有《沁園春·長沙》、《菩薩蠻·黃鶴樓》;反映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斗爭生活的有《清平樂·蔣桂戰爭》、《憶秦娥·婁山關》、《七律·長征》等。《七律·長征》是對紅軍長征的偉大頌歌。在這首詩中,詩人不僅形象地描述了長征的艱險場景,而且表達了革命必勝的信念和樂觀主義精神。反映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有《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二是歌頌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改天換地的偉大斗爭的詩,如《浪淘沙·北戴河》、《七律二首·送瘟神》等。三是對無產階級革命友誼和真摯愛情的歌頌,如《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蝶戀花·答李淑一》等。毛澤東詩詞,概括了半個世紀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塑造出許多嶄新的人民英雄形象,抒發了無產階級革命家高尚的情操和宏偉的抱負,是我國當代文學中難得的藝術珍品。
毛澤東詩詞不但思想內容深邃,而且富有藝術表現力。毛澤東詩詞是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具體實踐。不僅以雄渾的氣勢、豐富的感情、鮮明的色彩,真切動人地反映了現實;而且以神奇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展示了光輝的未來。毛澤東詩詞繼承和發揚了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他善于運用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構成詩詞的形象和意境;他還繼承了古典詩詞的賦、比、興及托物寄情和寓情于景的表現手法,把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毛澤東詩詞的語言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優美生動,精煉形象,豐富多采,鏗鏘有聲,富有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