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子
作者: 賈玉民傅瑛 【本書體例】
中山公子徐青君,魏國介弟也,家貲鉅萬。性豪侈,自奉甚豐,廣蓄姬妾。造園大功坊側,樹石亭臺,擬于平泉、金谷。每當夏月,置宴河房,選名妓四五人,邀賓侑酒。木瓜佛手,堆積如山;茉莉珠蘭,芳香似雪。夜以繼日,把酒酣歌,綸巾鶴氅,真神仙中人也。福王時,加中府都督,前驅班列,呵導入朝,愈榮顯矣。
乙酉鼎革,籍沒田產,遂無立錐。群姬星散,一身孑然,與傭丐為伍,乃至為人代杖。其居第易為兵道衙門。一日與當刑人約定杖數,計償若干。受杖時其數過倍,青君大呼曰:“我徐青君也!”兵憲林公駭問左右。有哀王孫者跪而對曰:“此魏國公之公子徐青君也,窮苦為人代杖。此堂乃其家廳,不覺傷心呼號耳。”林公憐而釋之,慰藉甚至,且曰:“君尚有非欽產可清還者,本道當為查給,以終余生。”青君跪謝曰:“花園是某自造,非欽產也。”林公唯唯,厚贈遺,查還其園,賣花石、貨柱礎以自活。
吾觀《南史》所記,東昏宮妃,賣蠟燭為業。杜少陵詩云:“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嗚呼?豈虛也哉!
(選自《板橋雜記》)
中山公子徐青君,是魏國公的令弟,家資極為富有。性喜豪華奢侈,自已的享受非常豐厚,養了許多姬妾。他在南京大功坊旁邊建了一個花園,其奇樹異石亭臺之盛,可以和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平泉別墅、晉朝石崇的金谷園比美。每到夏天,在臨河的房間里大擺宴席,選著名的妓女四五人,邀賓客使勸飲酒。席上木瓜、佛手堆積如山;茉莉、珠蘭燦如霜雪,芳香襲人。他們夜以繼日在其中飲酒放歌,公子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真好象神仙中人一般。福王在南京登基后,又加給他中府都督的官銜,每入朝時,前邊有排排儀仗鳴鑼開道,更加榮耀顯赫了。
乙酉年(1645)清兵占領南京、南明朝廷滅亡后,其田產都被清朝查抄沒收,中山公子于是窮得無一寸土地可以容身,那大群姬妾全都跑光了,只剩公子孑然一身,流入傭工乞丐隊中,有時甚至代替犯罪的人受杖刑,以換錢糊口。有一天與一個該受杖刑的人講好了受杖打的數目和應得的償金多少,但執行時受杖打數卻超過了一倍,公子就大喊大叫起來:“我是徐青君呀!”兵備道林公太為震驚,忙問左右人等。有個同情他這王孫遭遇的人,跪下回答道:“這個人是魏國公的公子徐青君,窮苦無奈替人受杖。審案這個廳堂就是他家的客廳,不知不覺地傷心呼喊起來。”林公很可憐他,就把他釋放了,百般安慰,并且說:“你還有不屬于明朝皇室官府的私產,我將查明還給你,以使你度過余生。”公子跪下感謝說:“花園是我自造的,不屬于官產。”林公答應了,并贈給公子許多禮物,還給了他的花園,于是公子就靠賣花木、售柱礎(基座)生活。
我讀了《南史》的記載,南齊皇帝蕭寶卷被殺、南齊滅亡后,他的妃子賣蠟燭為業。杜甫的《哀王孫》詩說:“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啊,難道是假的嗎!
這是篇真實性很強的小說。作者以簡潔的文字,為我們勾畫出一個特殊的人物形象,他出身貴胄,家資萬貫,位列前班,尊榮超乎一般。正因為地位優越,故而奢侈腐化,無以復加。隨著斗轉星移,政權鼎革,如此一個榮顯尊貴的人物,一下子變成了個窮光蛋,身無分文,足無立錐,淪為乞丐,乃至于為獲罪之人代受杖責,以謀取錢物。
通過中山公子徐青君的遭遇,作者冷峻地向人們提出一個深刻的令人警醒的問題:富貴榮華是不足恃的。一個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不能忘乎所以,要想到困苦途窮之境。中山公子潦倒之后,身無長技,不能自食其力,先是代人受杖,后是變賣花園中的花石柱礎為生,豈不令人痛心!
本文篇幅不長,但章法嚴謹,中心突出。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點寫中山公子得意時的奢侈揮霍,如造花園,在花園里簇姬擁妾,飲酒酣歌的神仙般生活。第二部分寫由于鼎革之故,中山公子淪為乞丐,代人受杖的潦倒慘狀。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議論,將中山公子的前后遭遇變化,與南朝和唐代的類似事情聯系起來,發人深醒。
小說用了對比手法。第一部分盡力渲染中山公子的顯榮尊貴,放縱奢侈,揮金如土,簡直如同神仙,就是為第二部分鋪墊。第二部分寫中山公子與乞丐為伍,代人受杖,疼痛難忍,哀叫不已。這樣前后兩部分自然形成比較,鮮明的反差,不僅很好地突出中山公子的形象,也對比出文章的主題。
全篇以花園為主線,貫穿全文。花園的盛衰與中山公子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得勢時建造花園,在花園里過著豪華的生活;潦倒時依賴花園,靠賣園中花石、柱礎維持生計,真是盛顯于花園,敗顯于花園,這樣結構文章,展開情節,足見作者用心之巧,立意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