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基本理論·社會學方法
文藝美學基本理論·社會學方法
文藝研究和文藝批評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主要特點是, 從文藝與社會的聯系中考察文藝現象, 認為文藝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各種文藝作品無不反映了作家所處的時代及其目身的生活和思想; 只有了解作家所處的時代、 作品產生的環境以及作家的身世, 才能真正理解這一作品。
社會學的方法與歷史上的文藝研究的社會學派有聯系。 社會學派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意大利哲學家維柯。 他在《新科學》中根據對古代希臘社會的研究來探討荷馬史詩及其作者, 從而開創了把文藝作品和時代背景、作家生平結合起來研究的文藝批評方法。 這種方法在十九世紀法國文藝理論家圣·佩韋和丹納那里得到發展,并形成一種比較完整的理論。 社會學的方法作為文藝研究的一種方法, 并不為社會學派所獨有。 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那里, 社會學的方法得到了重大的發展。歷史上的社會學派主要以實證主義哲學為依據, 他們在考察文藝與時代習俗、社會心理和宗教信仰等的關系時, 往往只滿足于用社會現象來解釋文藝, 或者用文藝現象來印證社會學理論, 一般不去深究事實所體現的規律。 馬克思主義在運用社會學方法時, 則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 把文藝理解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聯系,著重考察文藝是否反映了時代的本質。同時,馬克思主義以辯證的態度對待文藝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并不認為文藝現象直接為政治和經濟所決定;那種把文藝現象與經濟和政治現象直接掛鉤的做法, 是庸俗社會學。 庸俗社會學的方法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分析方法完全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