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一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墨子》一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墨子》記錄的是墨子的言行,一般認為是由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共同編撰而成的,西漢時劉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漸流失,現在所傳版本共五十三篇。
《墨子》涉及內容廣泛,涵蓋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諸多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學的重要史料。如今,通常我們將《墨子》的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親士》到《三辯》,這七篇是墨子早期著作,其中前三篇摻雜有儒家的理論,后四篇則主要講尚賢、尚同、天志、節用、非樂等理論;第二部分是從《尚賢上》到《非儒下》這二十四篇,這部分內容系統地反映出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題,是《墨子》一書的主體部分;第三部分則為《經》上、下,《經說》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是后期墨家的作品,專門寫物理、光學等內容,是研究墨家邏輯思想和科學技術成就的珍貴資料;第四部分從《耕柱》至《公輸》五篇,則是對墨子言行的記錄,體例與《論語》相近,是由墨子的弟子輯錄,也是研究墨子事跡的第一手資料;第五部分則是《備城門》以下到末二十篇,專門寫守城技巧與城防制度,是研究墨家軍事學術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