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帳汗國
蒙古成吉思汗的后繼者在征服俄羅斯的土地上建立欽察汗國(1423-1480年),因其帳殿為金色,俄羅斯人稱之為金帳汗國。成吉思汗統治全蒙古后,開始大規模的侵略性遠征。1223年,蒙古軍隊侵入南俄草原,被伏爾加河下游的保加爾人擊敗,退回蒙古。窩闊臺統治蒙古期間,蒙古繼續向西進攻。1235年派遣大軍遠征歐洲,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領。拔都在伏爾加河打敗保加爾人后,于1237年冬侵入俄羅斯東北部。當時俄羅斯各公國內訌,不能一致御敵。拔都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先后攻陷里亞贊、莫斯科和弗拉基米爾及其附近的公國。蒙古大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破壞城池,蹂躪鄉村,給人民造成毀滅性的災難。1239年,拔都揮戈南下,進攻俄羅斯南部,1240年12月,攻陷基輔。蒙古軍隊繼續西進,占領沃倫和加利支。然后進軍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地。1243年,拔都自中歐回到俄羅斯,以伏爾加河為中心,以薩萊為首都,建立金帳汗國。
金帳汗對這些地區的統治,主要利用各封建王公,讓他們繼續維持政權,同時積極加強對各地的控制。俄羅斯各公國必須向金帳汗稱臣,接受冊封和詔令,并繳納貢賦,承擔軍役。金帳汗從俄羅斯王公中挑選一人,冊封為“弗拉基米爾及全俄羅斯大公”,受封者是金帳汗的全權代表,負責為金帳汗在全俄羅斯征繳貢賦,并有權將弗拉基米爾城及其四周并入自己的領地。俄羅斯王公為獲得這一特權而常常互相爭逐。蒙古對俄羅斯的統治幾乎有兩個半世紀之久。1257年,金帳汗向各地派出官吏,進行全國戶籍調查,作為征稅的依據。王公和教士免納貢賦,人民除正額貢賦外,還要負擔商品稅、關卡稅等。如無力繳納,則擄本人或妻子兒女為奴。蒙古統治者還在俄羅斯建立“八思哈”制度。這是由當地居民組成的特殊的軍事組織,分為十戶、百戶、千戶等,由蒙古人任指揮。其職責是監督賦稅的完納和稽查居民,以加強對俄羅斯的政治軍事控制。蒙古的侵略和統治,不斷引起俄羅斯人民的反抗。十三世紀末,金帳汗被迫把征稅的權力交給俄羅斯王公代行。十四世紀初,廢除八思哈制度。金帳汗利用俄羅斯王公的封建割據形勢以加強其統治,但是,也使一些封建王公依仗其享受的特權,而逐漸發展壯大起來。莫斯科公國伊凡·卡里達王公(“卡里達”意為“錢袋”)統治時期(1325-1340年),他正是依靠冊封為大公的有利地位,搜刮大量錢財,賄賂蒙古王公貴族,同時除掉其政治對手,進而使莫斯科公國實力逐漸增強,為全俄羅斯的統一奠定了基礎,也為擺脫蒙古人的統治準備了條件。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統治時期(1462-1505年),統一了俄羅斯東北部地區,并最后掙脫金帳汗國的統治。這一時期,汗國內部日益分裂,喀山、克里米亞、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亞等汗國相繼獨立,伊凡三世趁機拒絕向金帳汗納貢。金帳汗阿合馬于1480年夏率兵進攻莫斯科。蒙古軍隊因長途跋涉,自夏至冬,天寒糧缺,無力再戰,被迫撤出俄國邊境。從此,長達二百多年的蒙古對俄羅斯的統治最后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