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恨的焦灼”——《超人》
“愛與恨的焦灼”——《超人》
《超人》,冰心1921年發表的作品,提出了“人生究竟是什么?支配人生的,是‘愛’呢,還是‘憎’?”這樣一個許多青年需要面對的命題。主人公何彬是“五四”初期千百萬愛國青年其中的一位,“五四”落潮后,他的思想和性格發生變化,從“熱”到“冷”,悲觀頹唐,受了尼采思想影響,信奉“恨”的處世哲學。這是當時國難深重、政治腐敗的舊中國的黑暗現實使然。從表面上看,何彬那獨來獨往的舉止,頗像超人的行徑。從整體來看,何彬的超人的行徑,不過是一時的心靈的扭曲。后來,他被童心和母愛感化了,認識到“世界上的母親和母親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牽連,不是互相遺棄的。”于是“十幾年來隱藏起來的神情復活了,呈露在何彬的臉上”。《超人》反對玩世不恭的消極態度,主張保持生活熱情和樂觀精神,打動了“五四”落潮時期千萬個青年人的心,給他們以關懷和溫暖,其用意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