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貝爾格派
十九世紀初德國的又一浪漫主義派別,因一八〇五年在海德貝爾格創辦《隱士》雜志而得名。其代表人物是布倫坦諾(1781-1831)和阿爾尼姆(1785-1859)。海德貝爾格派在理論上與耶拿派無重大區別,緬懷過往的宗法式社會生活,試圖以中世紀的精神來復興德國,是他們創作的主要傾向之一。但當時反對拿破侖的民族解放運動,促使作家們較為關心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在作品中表達了一定的愛國主義熱情。海德貝爾格派對德國民族文學的豐富和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阿爾尼姆和布倫坦諾編輯出版的民歌集《男童的神奇號角》(1806-1808),收集了德國從中古到當代三百年來的民歌,其中有的出自前輩著名詩人奧皮茨(1591-1639)、格里美豪森(1622-1676)之手筆,海涅稱之為“包括了德國人心靈的最動人的精神?!边@部風格樸素、韻味清新的詩集,不僅提高了德國人民的民族意識,也豐富了德國詩歌的寶庫,自它問世以來,一直被后世的德國詩人視為練功的必讀教材。此外,阿爾尼姆還幫助同代作家克萊斯特(1777-1811)整理出版了《德國民間故事書》,改寫出版了古代文學作品集《冬天的花園》(1809),創作了一些小說和劇本。布倫坦諾曾寫有小說“哥德維》(1861),劇本《布拉格的建立》(1815)。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方面有著名詩篇《小夜曲》、《搖籃曲》,以情感的真摯和沉郁取勝。他創作的許多童話故事,格調優美,富有民間風味,表現了作者對普通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