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
作者: 傅平 【本書體例】
曹丕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字子桓,三國魏人曹操次子,建安25年繼帝位,在位七年。是著名的文學家,評論家。著有《魏文帝集》。關于《列異傳》的作者,一說為成華撰。原書已佚,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50則。
魏郡張奮者,家巨富。后暴衰,遂賣宅與黎陽程家。程入居,死病相繼;轉賣與鄴人何文。文日暮乃持刀上北堂中梁上坐。至二更,忽見一人,長丈余,高冠黃衣,開堂呼曰:“細腰,舍中何以有生人氣也?”答曰:“無之。”須臾,有一高冠青衣者,次之,又有高冠白衣者,問答并如前。
及將曙,文乃下堂中,如向法呼之。問曰:“黃衣者誰也?”曰:“金也,在堂西壁下?!薄扒嘁抡哒l也?”曰:“錢也,在堂前井邊五步。”“白衣者誰也?”曰:“銀也,在墻北角柱下?!薄叭暾l也?”曰:“我,杵也,在灶下?!奔皶裕陌创尉蛑?,得金銀各五百斤,錢千余萬。乃取杵焚之,宅遂清安。
(選自《列異傳》)
張奮是魏郡人,家里富裕。后來突然破落,于是,將房屋賣給黎陽程家。程家住進后,人接連病的病,死而死;又轉手賣給鄴人何文。
天黑后,何文拿著刀,到北屋房梁上坐著。到二更天,忽然看見一個人,有一丈多高,戴著高帽,身穿黃色衣服,來到堂屋高聲喊道:“細腰,屋里為什么有生人氣味?”細腰答道:“沒有?!蓖R粫海幸粋€頭戴大高帽,身穿青色衣服的人發問;最后,有一個頭戴大高帽,身穿白衣服的人發問,細腰的回答同對黃衣人一樣。
天快亮了,何文從房梁上下來,到堂屋中,依照穿黃衣人的方法,高聲喊道:“穿黃衣服的是誰?”答:“黃金,在堂屋西墻下。”“穿青衣服的是誰?”答:“是錢,在堂屋前井旁五步的地方。”“穿白衣服的是誰?”答:“白銀,在墻北角的柱子下?!薄澳闶钦l?”答:“我,是棒槌,在鍋灶下?!?/p>
到天明,何文依次挖掘,得到黃金、白銀各五百斤,錢一千多萬。最后把棒槌燒了。從此,房子清寧安靜。
《何文》是一篇不怕精怪的故事。
小說寫了三個人物,一堆精怪。
張奮房屋內有精怪,非常害怕,只好把房屋賣掉。程家搬進張奮屋內,仍然不敢與精怪作斗爭,結果,轉手把房屋賣給了何文。何文不怕精怪,觀察精怪的行動,設計戰勝了精怪,一夜間成為富翁。
本文的作者,想象豐富。在他的筆下,精怪不是別的,而是金、銀、錢、棒槌。按民間傳說,凡是能成精的東西,大概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數量多,二是歷史久。金、銀、錢,這些人人向往的東西,集聚多了也會成精,這是很大膽的想象。作者采用了擬人化的藝術手法,根據精怪的本質特征,對其衣帽服飾、長相等,都作了形象的描寫。如金,身穿黃衣。銀,身穿白衣。錢,身穿青衣。棒槌是一種兩頭粗,中間細的木棍,取名叫“細腰”。而且它們同人一樣,有思想,會說話,會行動,也危害百姓。何文膽大心細,偵察到精怪的暗語及活動規律,因而,能將精怪一網打盡。
本文的主旨,在于宣傳不怕鬼魅精怪。怕,后患無窮,甚至丟了性命;不怕,毫無病痛,甚至變成了富翁。
作者用形象化的方法,講清了這個道理,對人富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