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介紹】:
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者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其父柳宜是工部侍郎。景祐年間中進士,當過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柳永為人放浪不羈,經常出入妓院、歌館,結識許多妓女、樂工,在汴京、蘇州、杭州等都市過不拘禮法的追歡逐樂的生活。
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他的《樂章集》有詞二百多首。代表作有《望海潮》(“東南形勝”)、《雨霖鈴》(“寒蟬凄切”)、《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等。他有許多詞描繪了北宋城市生活,反映了都城汴京的繁榮和其他城市的風物,如《望海潮》就是一首專寫杭州湖光山色和民康物阜情景的著名的詞。柳永的這類作品雖含有美化北宋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的成分,卻仍然不失其認識意義。與此相關的,柳永詞多描寫妓女的生活,反映了這些不幸女子的思想和遭遇,雖有玩世不恭的浪子作風表現其中,他對淪落風塵的女子的深切同情和一往情深的依戀也是顯而易見的。《迷仙引》、《集賢賓》等詞都屬于此類。柳永“工于羈旅行役”,描寫離別懷人和江湖流落是他詞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雨霖鈴》、《八聲甘州》是他抒寫羈旅情懷的名篇。
柳永在北宋詞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詞不再局限于小庭深院的描寫上,而是轉向了市井都會生活的展示,從而擴大了詞的題材。其次,他改變了詞的體制,大量寫作慢詞(長調),用比小令更長的篇幅容納更豐富的內容,便于表現較復雜多樣的社會生活。第三,柳永發展了詞的表現手法,以往的詞側重比、興,而柳詞較多地運用了賦的手法進行鋪敘渲染。柳詞的語言淺近通俗,顯示出口語化的特色,含蓄而富于韻味。用白描手法寫景狀物,情景交融,富于感染力。柳詞與晚唐五代詞已有較明顯的區別。柳永是婉約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在當時就已廣為傳布,甚至流入宮廷。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葉夢得《避暑錄話》)雖有夸張成分,卻反映了柳詞適應市民階層要求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