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有“皇帝”這一稱呼
何時有“皇帝”這一稱呼
皇帝,是皇、帝的合稱。“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舉措審諦。”所以,古人在考量上古賢君的功績后將能夠配得上皇、帝之稱的八人合稱為“三皇五帝”。三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即天皇、地皇和人皇;“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是古代著名的賢能君主。不過,這時皇、帝并不是用在同一個人身上,仍是兩個稱號。秦始皇稱帝后首次將二者合為一個稱號,他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于是將“皇”、“帝”這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合起來作為自己的稱號。皇為上,帝為下,上天下地乃萬物之主,皇帝便成了意指天地的無上君主。自此,皇帝成了封建王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專稱,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