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馬赫迪起義
蘇丹民族英雄穆罕默德·艾哈邁德,(1844-1885)在19世紀80年代領導進行的一場反對奧斯曼帝國統治和英國、埃及殖民侵略的斗爭。從19世紀初期起,名義屬于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處于埃及統治之下。1869年英國人以“探險”為名侵入蘇丹。英國殖民者和埃及封建主在這里任意強占土地,征收繁重捐稅,進行奴隸販賣。19世紀70年代末,蘇丹各地不斷舉行反對英、埃統治的斗爭。這些斗爭為馬赫迪起義作了充分準備。1881年6月12日,蘇丹教士艾哈邁德在尼羅河上游的阿巴島舉行起義,自稱先知的哈里發·馬赫迪,并于當天擊潰了敵人的等一次討伐,揭開了馬赫迪運動史的第一頁。從此,馬赫迪的名字就成了蘇丹人民斗爭的旗幟。阿巴島戰役后的第二天,馬赫迪率眾到西部山區開辟革命根據地,并于10月擊潰了敵人的第二次討伐。馬赫迪軍威大振,投奔馬赫迪隊伍的人越來越多。1883年7月攻下蘇丹重鎮-烏拜伊德,并在這里宣布廢除殖民統治的一切法令,改行馬赫迪的法令,起義得到更為廣泛的擁護。英國殖民者深感恐懼,1884年2月再次任命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戈登為蘇丹總督。戈登采取軟硬兼施的兩手政策企圖拉攏馬赫迪,遭到完全破產。馬赫迪進行了周密的軍事部署,決心攻占首都喀土穆。1885年1月,在掃清了喀土穆外圍據點之后,下達總攻的命令。英勇的馬赫迪戰士僅一個沖擊就使所有城防工事全部瓦解。起義軍象潮水般沖進城中,直搗總督府,用長矛刺死了英國總督戈登。接著又揮師北上,幾乎解放了蘇丹的全部領土。就在起義軍民準備歡慶建立統一蘇丹國家的時候,馬赫迪于1885年6月22日不幸病逝。他的戰友阿卜杜拉繼任完成了馬赫迪的未盡事業,于9月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神權國家-馬赫迪國。但這個國家沒有進行任何社會改革,人民負擔仍然很沉重,統治階層開始腐化墮落,爭權奪利。這個用人民鮮血締造的新國家,逐漸失去了生命力。1896年,英國調集二萬五千名遠征軍進犯蘇丹。1898年9月恩圖曼決戰。起義軍大敗。阿卜杜拉率眾轉入游擊戰。1899年10月,阿卜杜拉在一次戰役中犧牲。星散的戰斗堅持到1900年1月失敗。蘇丹在“英埃共管”的名義下淪為英國殖民地。堅持斗爭長達二十年的馬赫迪起義是非洲近代史上一次大規模的反殖反帝武裝斗爭。馬赫迪永遠活在蘇丹人民和非洲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