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舉論臺美而楚殆》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伍舉論臺美而楚殆
【原文】
靈王為章華之臺,與伍舉升焉[1],曰:“臺美夫!”對曰:“臣聞國君服寵以為美,安民以為樂,聽德以為聰,致遠以為明。不聞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鏤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囂庶為樂[2];不聞其以觀大、視侈、淫色以為明,而以察清濁為聰。”
“先君莊王為匏居之臺[3],高不過望國氛,大不過容宴豆[4],木不妨守備,用不煩官府,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常。問誰宴焉,則宋公、鄭伯[5];問誰相禮,則華元、駟[6];問誰贊事,則陳侯、蔡侯、許男、頓子,其大夫侍之。先君以是除亂克敵,而無惡于諸侯。今君為此臺也,國民罷焉,財用盡焉,年谷敗焉,百官煩焉,舉國留之,數年乃成。愿得諸侯與始升焉,諸侯皆距無有至者。而后使太宰啟疆請于魯侯,懼之以蜀之役[7],而僅得以來。使富都那豎贊焉,而使長鬣之士相焉[8],臣不知其美也。”
【注釋】
[1]伍舉:即椒舉。
[2]金:鐘。石:石磬。匏(páo):笙。竹:簫管。
[3]莊王:楚莊王。匏居:臺名。
[4]豆:盛食品的高腳盤。
[5]宋公:指宋文公,名鮑。鄭伯:指鄭襄公,名堅。
[6]華元:宋國的卿。駟(fēi):即公子,鄭穆公的兒子。
[7]蜀之役:指魯成公二年,楚國攻伐魯國直到蜀地的戰役。魯國恐懼,因此派人和楚國結盟。蜀,魯地。
[8]鬣(liè):本義哺乳動物頸上生長的長毛,此指長長的胡須。
【譯文】
楚靈王建造了章華臺,和伍舉一起登上高臺,說:“這高臺真壯美啊!”伍舉回答說:“我聽說國君把重用賢人而受到尊崇當作美,把安撫百姓當作快樂,把能聽從有德之人的諫言當作聰慧靈敏,把能招致遠方的人歸附當作賢明。沒有聽說把土木建筑的高大和雕梁畫棟的壯觀當作美,把鐘磬笙簫等演奏樂隊的盛大和喧嘩當作快樂;也沒有聽說過把觀賞的場面大、看到的東西奢侈、迷亂于姿色當作目光明亮,而把能分辨音樂的清濁當作耳朵靈敏。”
“我們先君楚莊王建造的匏居臺,其高度不過是可以觀望國家吉兇云氣,臺之大只不過能夠容納宴會所用的杯盤,所用的木材不妨礙國家守備之用,財用不動用官府的開支,役使百姓不耽誤農時生產,官吏不打亂日常的政務。問及準備宴請誰,則有宋公和鄭伯主管;問及由誰導引朝見的禮節,則有華元和駟主管;問及由誰輔佐宴會事務,則是陳侯、蔡侯、許男和頓子這些國君,他們的大夫們各自陪侍自己的國君。先君就靠這些消除禍亂,戰勝敵國,而在諸侯之中從沒留下惡名。現在您建造了這高臺,使國家和百姓疲憊不堪,錢財都用盡了,年谷收不上來,百官繁忙,舉國上下都來建造它,消耗了好幾年才建成。希望有諸侯前來慶賀,想和他們一起首次登上高臺,可是諸侯們都予以拒絕而沒有一個來的。后來您竟派太宰啟疆去請魯侯,并用蜀地之戰威脅他,他才勉強前來。然后遣使俊美嫻雅的少年輔佐宴會事務,長髯美須的士人相伴左右,我不知道這華臺有什么可稱為美的。”
【原文】
“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小大、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觀則美,縮于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夫君國者,將民之與處,民實瘠矣,君安得肥?且夫私欲弘侈[1],則德義鮮少;德義不行,則邇者騷離而遠者距違。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遠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安用目觀?”
“故先王之為臺榭也,榭不過講軍實,臺不過望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臺度于臨觀之高。其所不奪穡地[2],其為不匱財用,其事不煩官業,其日不廢時務。瘠磽之地[3],于是乎為之;城守之木,于是乎用之;官僚之暇,于是乎臨之;四時之隙,于是乎成之。故《周詩》曰:‘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4]。’夫為臺榭,將以教民利也,不知其以匱之也。若君謂此臺美而為之正,楚其殆矣!”
【注釋】
[1]弘侈:大而多。
[2]穡(sè)地:農田。
[3]瘠磽(qiāo):貧瘠磽薄。謂土地堅硬不肥沃。
[4]靈囿:天子畜養鳥獸的園林。麀(yōu)鹿:母鹿。
【譯文】
“所謂美,是指對上下、內外、大小、遠近都沒有害,這才叫美。如果用眼睛看起來是美的,而亂取財用使之匱乏,這是聚斂民財使自己富有卻讓百姓貧困啊,這有什么可美的呢?身為國君,要與百姓共處,百姓貧窮了,國君怎么能獨自肥厚呢?況且那私欲太大又多,就會使德義變得鮮少;倘若德義不能施行,就會使近處的人憂愁叛離而遠方的人抗拒違命。天子的尊貴,只因為他把公、侯當作官長,讓伯、子、男統率軍隊。天子能享有美名,只因為他把美德布施給遠方和近處的人,而能使大小國家都得到安定。如果聚斂民財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欲,使百姓憂慮而失去安樂,從而產生叛離之心,那么所帶來的罪惡可就太大了,眼睛看上去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先王建造臺榭,榭不過是用來講習軍事實戰,臺不過是用來觀望氣象吉兇。因此榭只要能在上面可以檢閱大批士卒,臺只要能達到登臨觀望氣象吉兇的高度就行了。它所修建的地方不侵占農田,它建造的消耗不使國家的財用匱乏,這件事務不煩擾正常的政務,建造占用的時間不荒廢農時。選擇貧瘠的土地,就在那里建造它;選取建造城防剩余的木料,就用這些建造它;要讓官吏在閑暇的時候前去指揮;趁著四季農閑時間,可以作為建造臺榭的時機。所以《周詩》上說:‘開始營建靈臺,經營它,營建它。百姓共同來營造,沒用幾天就完成了。開始營建時不要著急,百姓就像孝順父母一樣都來了。周王來到蓄養鳥獸的園林,母鹿悠然臥伏。’建造臺榭,是為了教導百姓勤勉,要讓百姓得到利益,沒聽說是為了使百姓因此匱乏的。如果您認為這高臺很美而且筑臺之事做得正確,那么楚國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