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人不服晉侯》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陽人不服晉侯
【原文】
王至自鄭,以陽樊賜晉文公[1]。陽人不服,晉侯圍之。倉葛呼曰[2]:“王以晉君為能德,故勞之以陽樊,陽樊懷我王德,是以未從于晉。謂君其何德之布以懷柔之,使無有遠志?今將大泯其宗祊而蔑殺其民人[3],宜吾不敢服也!夫三軍之所尋[4],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于是乎致武。此羸者陽也,夫狎君政,故未承命。君若惠及之,唯官是征,其敢逆命,何足以辱師!君之武震,無乃玩而頓乎[5]?臣聞之曰:‘武不可覿[6],文不可匿。覿武無烈,匿文不昭。’陽不承獲甸而只以覿武,臣是以懼。不然,其敢自愛也?且夫陽豈有裔民哉[7],夫亦皆天子之父兄甥舅也,若之何其虐之也?”晉侯聞之,曰:“是君子之言也。”乃出陽民。
【注釋】
[1]陽樊:在今河南濟源以南。
[2]倉葛:人名,陽樊人。
[3]宗祊(bēng):韋昭注云“廟門謂之祊,宗祊,猶宗廟也”。
[4]宜:當然,無怪乎。三軍:指晉的上、中、下三軍。
[5]無乃:豈不是。
[6]覿(dí):顯示,炫耀,顯現。
[7]裔民:指被流放到邊遠地方的兇民。
【譯文】
周襄王從鄭國回到都城,便將陽樊賜給了晉文公。陽樊人不肯歸附晉國,于是晉文公就派兵包圍了陽樊。倉葛大聲喊道:“周王因為晉君能布施恩德,所以才把陽樊作為犒賞賜給晉君,如今陽樊人懷念周王的恩德,所以才不肯歸附晉國。大家都以為晉君將布施德惠來感化我們,使我們不生叛離之心。可如今卻派兵要大肆拆毀我們的宗廟,還要殺戮我們的百姓,無怪乎我們不服從啊。晉國三軍將士所征討的是蠻、夷、戎、狄那些驕奢淫逸而大不恭的行為,因而才需要動用武力。而我們這些弱小的陽樊人,尚未馴習君王您的政令,所以不敢承命稱臣。倘若晉君能夠施給我們恩惠,只要派遣官吏前來告知我們就可以了,還能有誰敢違抗命令,何必調動大軍!君王到這里如此運用武力來震懾弱民,豈不是濫用武力而使三軍將士困頓嗎?我聽有人說:‘武力不可炫耀,文德不可藏匿。炫耀武力就會喪失威嚴,藏匿文德就無法彰顯而發揚光大。’陽樊人不但失去了承擔為周王王室甸服供奉神祇的事物,還遇到了炫耀武力的新君主,臣民因此而驚懼又寒心。否則,誰敢只顧愛惜自己而不服從王命呢?況且陽樊并無被放逐的惡民,都是周天子的父兄甥舅,君主對他們怎么能如此苛待呢?”晉文公聽了這些話,說:“這是君子所能說出的話啊!”于是準許陽樊民眾可以自由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