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州·貫云石》原文與賞析
貫云石
己到黃昏禱告天, 焚起香煙。 自從他去淚漣漣, 關山遠, 拋閃的奴家孤枕獨眠。告青天早早重相見, 知他是甚日何年?但愿的天可憐, 天與人行方便, 普天下團圓, 帶累的俺也團圓。
貫云石(1286—1324),元代畏吾(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小云石海涯,以父貫只哥得姓,號酸齋。他精通漢文,是著名的元代散曲作家。他曾做過翰林侍讀學士,后棄官歸隱,又號蘆花道人。他的散曲風格以豪放爽朗為主,也有清秀俊美者。他的散曲見輯本《酸甜樂府》。
這支曲子寫女子因丈夫外出,遠隔關山,音訊杳然,她過著“孤枕獨眠”的凄苦生活,內心甚是痛苦,不由的熱“淚漣漣”。她希望丈夫早日歸來,好結束這孤棲無告的生活。在這種情緒支配下,她希望早點到黃昏,好焚起一爐好香,對天禱告。
她的禱告,從個人“早日重相見”的愿望出發,但不局限于此,而是緣此生發開去,由個人衍至他人,從一地擴至天下,“普天下團圓,帶累的俺也團圓”。
這個女子的閨情既有同于一般婦女之處,希望夫婦團聚,也有不同于一般婦女之處,她不囿于個人的悲歡離合,由己及人,想到天下之人。而且還不是我團圓了同時人家也團圓,而是先有“普天下團圓”,再“帶累的俺也團圓”,這就顯示了她心懷的開闊和思想的高尚。
這支曲子刻劃婦女的內心活動維妙維肖,她要“巴到黃昏禱告天”,不愿使個人內心的情緒為外人知曉,同時待月上之后,對月禱告,可以寄情于千里光。焚香表示虔誠,同時裊裊香煙也喻指著自己悠悠情思。禱詞分兩層來寫,由己寫到人, 由近寫到遠, 由實寫到虛,層層深進,把她內心的隱秘宣泄無遺。加之曲的長短參差的句式,更增強繪情寫意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