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舟中望月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庾信
舟中望月詩
舟子夜離家,開船望月華。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關沙。
天漢看珠蚌,星橋視桂花。
灰飛重暈闕,蓂落獨輪斜。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年),字子山,南陽新野人。初仕梁,與父庾肩吾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宮廷,擅寫綺麗詩文,世稱“徐庾體”。侯景亂后,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奉命出使西魏,同年西魏滅梁,陷江陵,遂被迫留居長安。北周代魏,任驃騎大將軍等職。然而高官厚祿難抵羈旅之愁。其詩文代表作有《哀江南賦》《枯樹賦》《擬詠懷二十七首》等,抒發(fā)眷念故國和感傷身世的情懷,形成了蒼勁悲涼的獨特風格。有《庾子山集》。
題解 此詩應該是寫于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前。此前庾信多次來往于建康(今南京)和江陵之間。
簡析 該詩是庾信從輕佻早年到蕭瑟暮年的過渡詩作,表現在漸洗浮華,微顯老成。不僅初步融合南北詩風,在格律上也摸索出成熟的五言律詩形式,在句數、章法、對仗等方面成為唐人五言詩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