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遇雨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遇雨二首
其一
范侯來尋八桂路(2),走避俗人如脫兔(3)。
衣囊夜兩寄禪家(4),行潦升階漂兩屨(5)。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
慶公憂民苗未立(6),旻公憂水水推去(7)。
兩禪有意開壽域(8),歲晚筑室當百堵(9)。
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10)。
其二
當年游俠成都路(11),黃犬蒼鷹伐狐兔(12)。
二十始肯爲儒生(13),行尋丈人奉巾屨(14)。
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
或持劍掛宰上回(15),亦有酒罷壺中去(16)。
昨來禪榻寄曲肱(17),上雨傍風破環堵。
何時鯤化北溟波(18),好在豹隱南山霧(19)。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雙松堂
(1)范信中:名寥,宋代建州人,曾漫游蜀中,時在宜州從黃庭堅。崇寧:舊縣名,在四川成都平原中部。這首詩是黃庭堅追和范寥舊作而寫。
(2)侯:古時士木夫之間的尊稱。 八桂:古人稱廣西爲八桂。
(3)脫兔:象逃走的兔子一樣,此喻不與俗人爲伍。
(4)禪家:指佛教寺廟。
(5)行潦:路旁積水。 屨(jǘ據):麻、葛等製成的鞋。
(6)慶公:疑即慶天,粟神。 苗:農作物。
(7)旻(mín民)公:疑即秋天。 《爾雅·釋天》:“秋爲旻天。”郭璞注“旻,憂愁也,愍萬物雕落。”愍,同“憫”。
(8)壽域:指人們能達到的長壽的境界。
(9)堵:墻壁,墻一重稱一堵。 《詩·小雅·斯干》:“筑室百堵,西南其戶。”
(10)五里公超霧:東漢張楷,字公超,隱居弘農山中,“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見《后漢書·張楷傳》)
(11)游俠:好交游,急人難,謂之游俠。
(12)“黃犬”句:謂范寥青年時過著任俠游獵的生活。
(13)儒生:讀書人。
(14)丈人:古時對老人或前輩的尊稱。 奉巾屨:侍奉尊長的生活。
(15)劍掛:即“掛劍”。《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爲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寳劍,繫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背)吾心哉?’”后因以“掛劍”爲對亡友守信義的典故。 宰:猶“冢”,墳墓。
(16)壺中:即壺中日月的省語,指仙境。
(17)曲肱(gōng工):《論語·述而》:“曲肱而枕之。”曲,彎曲。肱,手臂自肘到腕的部分。彎手臂作枕。指過清苦的生活。
(18)“何時”句:《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冀若垂天之云。”此謂希望有朝一日范寥實現其遠大理想。
(19)豹隱南山霧:《列女傳·陶答子妻》:“妾聞南山有玄豹,隱霧而七日不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舊時因以豹比喻隱居。
黃庭堅
黃庭堅(公元一○四五——一一○五),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宋代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英宗治平中進士。哲宗時,爲《神宗實錄》檢討官,后至起居舍人。紹圣初曾知宜州、鄂州。章惇、蔡京以爲其所修實綠多誣枉,貶涪州別駕。徽宗初,起爲知太平州,崇寧三年(公元一一○四)又貶宜州(治所在今廣西宜山縣),次年卒。私謚文節先生。庭堅輿張耒、晁補之、秦觀并游軾門下,人稱蘇門四學士。論詩推崇杜甫,強調以故爲新;作品講究藝術技巧,開江西詩派風格。善書法,行、草、楷書都自成一家。有《山谷集》等。
朝代:宋代
籍貫:江西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