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蒹葭》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秦風·蒹葭
無名氏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1]。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2]。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3]。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4]。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5]。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6]。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7]。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8]。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9]。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0]。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1]。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2]。
【注釋】
[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鮮明、茂盛的樣子。下文的“萋萋”“采采”同此意。白露:晶瑩透明的露水。為:凝聚。
[2]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伊人:那個人,指詩人所追求的人。方:邊。
[3]溯洄:逆流而上。溯(sù):逆水而行,這里是說沿水流走向上游。洄(huí):曲折的水道。從:就,尋找。阻:難。
[4]溯游:順水而下。游:通“流”,直流的水道。宛:好像。
[5]萋萋:一作“凄凄”,茂密青蒼的樣子。晞(xī):干。
[6]萋萋:一作“凄凄”,茂密青蒼的樣子。晞(xī):干。
[7]躋(jī):指道路崎嶇,難以攀登。
[8]坻(dǐ):水中的高地。
[9]采采:意同“萋萋”。
[10]涘(sì):水邊。
[11]右:曲折。
[12]沚(zhǐ):水中的小沙洲。
【作者】
《秦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共十篇,為秦地漢族民歌。古秦國原址在犬戎(今陜西興平東南),東周初,因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開始列為諸侯,改建都于雍(今陜西鳳翔),自此逐漸強大起來。統治區大致包括今陜西中部和甘肅東南部。“秦風”就是這個區域的詩。
《秦風》包括十首詩歌:車鄰、駟驖、小戎、蒹葭、終南、黃鳥、晨風、無衣、渭陽和權輿。
【賞析】
《蒹葭》是《詩經》中的抒情名篇,在《秦風》中與其他秦詩大異其趣,獨具一格。全詩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而卻求之不得的惆悵心情。作品不僅文字很簡單,前后三章只更換了個別的字,而且內容也極為單純,選取的是古今中外永恒的愛情題材,描寫的是男女戀愛時的情景。詩人僅選取一個特定的場景來做簡單的描寫:在一個深秋的清晨,有位戀者在蒹葭泛白的河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思念的心上人。全詩三章重章迭唱,后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作品給予人們的美感非常豐富,讓人百讀不厭。
此外,本詩的主旨也可超乎愛情之外,象征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己心目中盡善盡美的理想,因此不惜一切代價去上下求索,不斷追求。
優秀的作品總會在后代得到不斷的回應,“蒹葭之思”“蒹葭伊人”一度成為舊時書信中常見的懷人套語;曹植的《洛神賦》、李商隱的《無題》詩也是《蒹葭》所表現的主題的回應;而當代臺灣通俗小說家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就是以此詩為本改寫的。由此可見,《蒹葭》一詩的影響是多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