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帖”詩·《紅樓夢》》原文與賞析
《紅樓夢》
“西貝草斤”年紀輕, 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個男人多少女, 窩娼聚賭是陶情。
不肖子弟來辦事, 榮國府里好聲名。
這首“招帖”詩出現在《紅樓夢》第九十三回《水月庵掀翻風月案》中。賈府大門上突然出現了這“招帖”,猶如破空驟響的迅雷,直炸得賈氏門中上下人等惶駭不已。賈政聞訊后,“氣得頭昏目暈”,連“衙門也不能上了,獨坐在內書房嘆氣”;賈璉、王夫人被這意外之事,嚇得六神無主,手足無措,就連一向以殺伐決斷聞名,號稱“辣子”的王熙鳳,也被怔住,只字未吐,“便歪倒了”,幾乎昏死過去。
“西貝草斤”,是“賈芹”姓名的拆寫,頗具怪味。這個賈芹就是被揭發者。他急得“面如土色”,“只管磕頭,滿眼流淚”,出盡了洋相。這“招帖”,為何具有如此般巨大威力?——關鍵就在于戳穿了“榮國府里”的所謂“好聲名”——諷刺色彩極為濃烈!不說“好個賈芹年紀輕”,而故隱其名去說“西貝草斤”,即帶有嘲弄的尖刻辛辣。利用“賈芹”這兩個字的可以從整中散鋪出四個字的方便,顯出寫“招帖”者的鄙夷之情,有意作此怪構,便把賈芹的丑事漫畫化了。
就“招帖”揭露的事情本身而論,在賈府中只不過是司空見慣的重復,僅屬“一發”罷了。然而牽一發而動全身,引起了連鎖反應,從賈府的“一端”,覘見到這個“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的“全貌”。從表面上看去,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敕造榮國府”五個大字的匾額,門旁蹲著兩只呲牙咧嘴的大石獅子的賈府,煞是氣象森森,威風凜凜,而實際上卻是一座風雨飄搖的人間地獄。有壓迫就有反抗,“富貴溫柔之鄉”的深院之中,時時噴發著斗爭的火焰,“花柳繁華之地”的高墻之外,處處奔涌著暴動的洪流。生活在這里的爺兒們、娘兒們猶如坐在巖漿奔突欲山的火山口上,哪怕一片落葉, 也會驚得他們失魂落魄, 自然“招帖”一出,就會刺痛這班丑類的神經。賈府上下見了“招帖”如臨大敵,如聞喪鐘,在一片驚慌之中,賈府的一幫人先是忙著洗刷“招帖”,繼而賈璉設法掩蓋,賈芹矢口抵賴,賴大盡量包庇,王夫人更是下令把女尼們都遣送走,企圖把這件“不成體統”的事完全抹掉。借此“一斑”,讀者可以窺其“全豹”,這正是賈府動亂、崩潰的一個方面的投影。“招帖”是什么人帖的,不得而知,但這分明是“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的跡象。有反動必有革命,有隱瞞定有揭露,試想,大觀園外的農民由于旱澇失收,不堪忍受沉重的剝削,掀起了反抗的狂濤巨浪,猛烈地沖擊著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沒落下去的縮影的賈府這只底穿檣折的大船,使它即要陷入滅頂之災。禁錮在公侯之家的奴隸們時起抗爭,在封建統治者的心臟里爆發出斗爭火花。處于如此兩面夾攻的形勢,那“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的豪華景象,又怎能不預伏著大廈將頃、明燈將熄的危機呢?因此賈府害怕“招帖”,實際上就是害怕這份人民群眾起來反抗他們的挑戰書。他們亂得象螞蟻在熱鍋上爬動,恐怕兩個石頭獅子看了也禁不住會啞然失笑的!
在封建家族中普遍存在著的腐朽、墮落是統治階級的階級本性的表現。賈府的爺兒們在錦衣玉食,擁金簇翠中打發歲月,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不僅搞得賈府內外烏煙瘴氣,而且竟惡性發展到去姑子廟里作妖。這不僅是對賈府正堂上高高懸掛的“體仁沐德”這塊招牌的絕妙諷刺,而且也是對封建倫理體系的絕妙諷刺。賈芹到尼姑廟里鬼混,傷了賈政的腦筋,更可怕的是一旦事情敗露很可能觸著皇帝的神經,這是賈府視門上的“招帖”為洪水猛獸的又一原因。無論是三間大門的榮國府,還是煊赫的封建王朝廟堂,明明是藏垢納污之所,卻偏要弄勢作態,飾以名門貴族,冠以書禮之第。這就決定了他們雖不憚于倫理道德的混亂,而也怕這些丑事的被人點破, 于是便千方百計地借森嚴的封建秩序,來竭力維持其封建宗法和禮教,給自家的臉譜粉妝,以遮蓋腐朽得發臭的靈魂。如果賈芹的穢行不公開被揭露出來,也不致惹得賈府如驚弓之鳥,因為封建秩序的外衣只要將其包裹得嚴嚴實實那就無所謂了。然而,“招帖”揭開了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老底,恰似一石激起層層旋渦,所以賈政他們就難免不心驚肉跳了。
高鶚為曹雪芹的《紅樓夢》續書,這個地方可算是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