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夜渡湘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孟浩然
夜渡湘水
客行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涔陽何處邊?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孟浩然生當盛唐,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玄宗開元二十五(737年)被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襄陽鹿門山,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題解 此詩大約作于玄宗開元十五(727)年之前。詩人在三十六歲左右時,曾到湖南去探望他的好友袁太祝。夜渡湘水,觸景生情而作。
簡析 詩人見友心切,貪趕路程,夜間乘船渡湘水。用白描手法敘述夜渡湘水時的所見、所感,反映漁村生活的寧靜、怡樂。描述采蓮女和漁夫的勞動情景,生動真實。全詩記敘自然,充滿詩意,情感真摯而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