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竹生筍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哭竹生筍》講述了三國時孝子孟宗的孝行。此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則故事,講述了孟宗的母親生病想吃嫩筍,寒冬無筍,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的故事。
文言文
[吳]孟宗,字恭武,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愈。
翻譯
孟宗,三國時期江夏人,年少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地去世了,只有年老體衰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一日母親深感不適,經過求醫問藥,得知用新鮮的竹筍做湯就可以醫好母親。因為正值凜凜寒冬,根本就沒有鮮筍,小孟宗非常希望母親的身體好起來,可是又無計可施。擔心憂愁中,小孟宗獨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于是奇跡發生了,只聽呼的一聲,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小孟宗看到時心里特別的高興,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筍,歡歡喜喜的回到了家里。回到家之后,馬上用竹筍為母親熬好了筍湯。母親喝了筍湯之后身體果然大有好轉。
注釋
1、病篤:病情很嚴重。
2、乃:于是。
3、須臾:片刻之間。
4、食:吃。
5、畢:完。
6、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