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徙越原文及翻譯注釋 魯人徙越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豈可得乎?”魯人不應,攜妻之越。居三月,悄愴而返。
翻譯
魯國有個人自己擅長編織麻鞋,妻子擅長編織帽子,于是想搬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你搬到越國去必定會沒有出路。”那魯國人問:“為什么呢?”這個人回答說:“做鞋是為了給人穿的呀,但是越國人卻習慣于光腳走路;織白綢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國人喜歡披散著頭發。憑借你們的專長,跑到用不著你的國家里去,要想不窮困,哪能辦得到呢?” 。魯國人不理睬,帶著妻子到越國去。在那兒住了三個月,憂郁悲傷地回來了。
注釋
魯國人不理睬,帶著妻子到越國去。在那兒住了三個月,憂郁悲傷地回來了。
(1)魯:春秋時魯國,在今山東南部。
(2)身:自身,本人,自己。
(3)善:善于
(4)欲:想,要。
(5)徙:遷移,遷居,搬家。
(6)或:這里指有人。
(7)窮:困,這里指沒有生活出路。
(8)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
(9)跣(xiǎn)行:光腳走路。跣:赤腳。
(10)被發:被,同“披”,披散頭發。
(11)以:用。
(12)子:你。
(13)長:擅長(制造的)東西。
(14)欲:想要。
(15)回應,回答。
(16)悄愴:悲傷的樣子。
啟示
1、制定行動計劃之前,必須要先做好研究調查,分析客觀事實,從實際角度出發,不能純憑主觀猜想。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不然只會處處碰壁。
2、只憑才能和主觀上的愿望、熱情,而不顧客觀條件是行不通的,必須是自己的主觀愿望和專長適合實際需要,依據客觀可能條件來制定計劃、安排工作,這樣才能確保事情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