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居山文言文翻譯|注釋|寓意
文言文
郁離子居山。夜,有貍取其雞,追之弗及。明日,從者擭其入之所以雞擭(huò),捕捉野獸的木籠,此處做動詞用,貍來而縶焉縶(zhí)。身縲而口足猶在雞縲(讀音léi),且掠且奪之,至死弗肯舍也。郁離子嘆曰:“人之死貨利者,其亦猶是也!”
翻譯
郁離子住在山里。夜晚,有野貓偷他的雞,追它沒追上。第二天,家人在它進入的地方裝上捕獸木籠并用雞做誘餌,野貓一來就被困住了。它身體被捆著但口和腳還在雞身上,邊打邊搶那雞,它是到死也不肯放的。郁離子嘆道:“人為了財貨利益而死的,它也是如此啊!”
注釋
(1)居:住。
(2)弗:不。
(3)擭:裝有機關的捕獸木籠。
(4)縶:用繩子拴捆。
(5)縲:捆綁犯人的繩索。
寓意
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彼此彼此啊!別可憐動物無知,更別自矜是動物之靈。在對待私欲方面,其實人較動物還要更蠢些的。因為人更聰明,才有本事更貪婪,又因為執著于貪婪,所以才會做出更蠢的事來。動物的“弱肉”還是說在同一類被食者中,也是弱小的被食,這樣就留下了強壯的繁衍更強壯的后代以適應物競天擇。但是人呢,專挑肥美者獵殺。更有甚者,人與人這同類之間還普遍存在弱肉強食的現狀!只是表現形式不是血淋淋的弱者為肉強者食之,而是強者榨取弱者被榨取的文明的形式而已。
作者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