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母教讀文言文翻譯及閱讀答案
《嚴母教讀》是清代文學家蔣士栓寫的一篇文言文,主要講述筆者幼時對母親的回憶。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為您整理的《嚴母教讀》文言文翻譯及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文言文
銓四齡,母日授四子書數句;苦兒幼不能執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點畫,合而成字,抱銓坐膝上教之。既識,即拆去。日訓十字,次日,令銓持竹絲合所識字,無誤乃已。至六齡,始令執筆學書。記母教銓時,組繡紡績之具,畢置左右;膝置書,令銓坐膝下讀之。母手紡績,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兒怠,則少加夏楚,旋復持兒而泣曰:“兒及此不學,我何以見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雙足,解衣以胸溫兒背,共朗之。讀倦,睡母懷,俄而母搖銓曰:“醒矣!”張目視母面,淚方縱橫落,銓亦泣。少間,復令讀。雞鳴方臥焉。諸姨嘗謂母曰:“妹一兒也,何苦乃爾!”對曰:“子眾,可矣;兒一,不肖,妹何托焉?”銓終學有所成,蜚聲文壇。
翻譯
我四歲的時候,母親每天教我《四書》幾句。因為我年齡太小不能拿筆,母親就把竹子削成為細絲,把它折斷彎成一撇一捺一點一畫,拼成一個字,把我抱上膝蓋教我認字。一個字認識了,就把它拆掉。每天教我十個字,第二天,叫我拿了竹絲拼成前一天認識的字,直到沒有錯誤才停止。到我六歲時,母親才叫我拿筆學寫字。回憶我母親教我的時候,刺繡和紡織的工具,全放在旁邊,她膝上放著書,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著書讀。母親一邊手里操作,一邊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讀書聲,夾著吱吱啞啞的織布聲,交錯在一起。我讀書不認真,她就拿戒尺打我幾下,打了我,又抱著我哭,說:“兒啊,你這時候不肯學習,叫我怎么去見你爹!”到半夜里,很冷,母親坐在床上,拉起被子蓋住雙腳,解開自己的衣服,用胸口的體溫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讀;我讀得疲倦了,就在母親懷里睡著了。過了一會,母親搖我,說:“可以醒了!”我張開眼,看見母親臉上淚流滿面,我也哭起來。歇了一會兒,(她)再叫我讀;直到頭遍雞叫,才和我一同睡了。我的幾位姨媽曾經對我母親說:“妹妹啊,你就這一個兒子,何苦要這樣!”她回答說:“兒子多倒好辦了,只有一個兒子,將來不成才,我靠誰呢?”蔣士銓終于學有所成,響徹文壇。
閱讀答案
1.用斜線(/)給下面文言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
(1)擁被覆雙足 _______________
(2)妹何托焉____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
(1)畢陳左右( )
(2)兒怠,則少加夏楚( )
(3)至夜分( )
(4)諸姨嘗謂母曰( )
3.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1)令銓坐膝下讀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銓張目視母面。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簡要闡述文中母親兩次流淚的不同原因。
第一次流淚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流淚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母親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認同?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擁被/覆雙足?、诰樅瓮醒?/p>
2.①放,擺放,陳列;②懈怠,松懈;③到;④曾經。
3.①(母親)讓我坐在她的膝下讀書。②我睜開眼睛看著母親的臉。
4.第一次流淚是因為兒子學習不認真,母親覺得無法向孩子的父親交代,心里焦急。第二次流淚是因為兒子學習辛苦,母親感到心疼。
5.示例:
①認同。文中母親不辭辛苦,陪著自己的兒子讀書,充分體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深的愛和殷切的期待。
②認同。文中母親雖然對兒子要求嚴格,但她的出發點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對兒子的愛也是深沉的。
③不認同。母親對兒子的要求過于嚴格,兒子稍有松懈就責打他,夜深了,還把兒子搖醒了學習,這對兒子的身心是一種摧殘。
④不認同。母親對兒子的學習管得太死。不利于兒子的學習,也不利于兒子身心的自由成長。⑤母親對兒子的教育,其良苦用心令人感動,足見其對兒子成才的渴求心理,但是在教育中的方法近于殘酷,有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作者簡介
蔣士銓(1725~1784) ,中國清代詩人。字心馀、苕生,號藏園,又號清容居士。鉛山(今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他是乾隆(1736—1796)、嘉慶(1796—1820)時期一個有影響的詩人,與袁枚、趙翼并稱“乾隆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