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計在于勤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計在于晨,一歲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勤?!毖噪m近而旨則遠(yuǎn)。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甘食愉衣,玩日愒歲。以之為農(nóng),則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為工,則不能計日而見功;以之為商,則不能乘時而趨利;以之為士,則不能篤志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間,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誠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與力,何獨不然?勞則思,逸則忘,物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陰,陶侃之賢,且惜分陰,又況圣賢不若彼者乎?
【翻譯】
謀生的方法,沒有比勤勞更重要的了。因此邵雍說:“一天的計劃在于早晨的決定,一年的計劃在于春天的決定,一生的計劃在于勤勞的決定?!闭f法雖然淺顯而道理卻很深遠(yuǎn)??上藗兊囊话闱闆r是,厭惡辛勞而喜歡閑散,希望能吃好穿好,整天整月整年的游玩荒廢年月。用這種態(tài)度去務(wù)農(nóng),就不能徹底耕種,把雜草除盡;用這種態(tài)度去當(dāng)工匠,就不能每日工作有新的進(jìn)展;用這種態(tài)度去做商人,就不能抓住時機(jī)追逐利潤;用這種態(tài)度當(dāng)讀書人,就不能專心行事。白白地活在世上只知道吃喝休息,就是一個蛀蟲!這天地變化,每天更新才不顯得衰老,因此門軸因為經(jīng)常轉(zhuǎn)動而不生蛀蟲,水因為流動不會腐臭,做人實在是不能夠長期茍且偷閑。人的心靈、行為,什么東西不是這樣的呢?勞苦才能思考,逸豫就會忘記自己的本分,人,物都是這樣的。大禹這樣的圣人都珍惜每寸光陰,陶侃這樣的賢人也珍惜每一分光陰,何況我們這些賢能不如大禹、陶侃的人呢?
【注釋】
無如:可惜
惡:厭惡
逸:安適
愒kài:荒廢
易耨:把雜草除盡
功:效果
士:讀書人
篤:專心
行:實行
戶樞不蠹:門軸因經(jīng)常轉(zhuǎn)動而不生蛀蟲
徒然:白白地、浪費
蠹[dù] :蛀蟲
化:變化
敝:舊
物:人
陶侃:東晉政治家,他認(rèn)為要愛惜每一寸光陰
彼:他們
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