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垢勤學文言文翻譯注釋 張無垢勤學文言文道理啟示
《張無垢勤學》選自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文言文】
張無垢謫①橫浦,寓②城西寶界寺。其寢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③輒④執⑤書立窗下,就⑥明⑦而讀。如是⑧者十四年。洎⑨北歸,窗下石上,雙趺 ⑩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翻譯】
張無垢被貶謫到橫浦后,住在城西的寶界寺。他的寢室里有一扇短窗,每天天將亮時,(他)總是拿著書本站在窗下,依靠著晨光讀書。他像這樣(堅持)十四年。等到他回到北方后,在窗下的石頭上,雙腳踏出的痕跡隱約可見,到現在依然還存在。
【注釋】
(1)謫:把高級官員調到邊遠的地方去做官,這里指被貶官。
(2)寓:居住。
(3)昧爽:拂曉,破曉。昧,昏暗;爽,明朗。
(4)輒:總是。
(5)執:拿。
(6)就:靠近。
(7)明:光,光亮。
(8)如:像。
(9)是:這樣。
(10)洎:到。
(11)趺:腳。
(12)猶:仍然
【道理啟示】
我們要學習張無垢這種勤奮學習的優秀品質,只有付出,才有回報。這是古今學者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道理,我們要學習。
我們也要珍惜每一點時間,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抓緊學習,并且要堅持下來,不要荒廢了每一天。
【作者簡介】
羅大經(1196—1252后)字景綸,號儒林,又號鶴林,南宋吉水人。寶慶二年(1226)進士,歷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撫州推官。在撫州時,因為朝廷起起矛盾糾紛被株連,彈劾罷官。此后再未重返仕途,閉門讀書,博極群書,專事著作。大經有經邦濟世之志,對先秦、兩漢、六朝、唐、宋文學評論有精辟的見解。著《易解》十卷。取杜甫《贈虞十五司馬》詩“爽氣金無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寫成筆記《鶴林玉露》一書。此書對南宋偏安江左深為不滿,對秦檜乞和誤國多有抨擊,對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其中有不少記載,可與史乘參證,補缺訂誤。更為重要的是,對文學流派,文藝思想,作品風格,作過中肯而又有益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