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山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雁蕩山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文言文

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1)。祥符中,因造玉清宮(2),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3),此時尚未有名。按西域書(4),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5)。唐僧貫休為《諾矩羅贊》(6),有“雁蕩經行云漠漠(7),龍湫宴坐雨蒙蒙”之句(8)。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驛,前瞰大海(9); 然未知雁蕩、龍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見此山。山頂有大池。相傳以為雁蕩(10); 下有二潭水,以為龍湫。又有經行峽、宴坐峰,皆后人以貫休詩名之也。謝靈運為永嘉守(11),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

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12),上聳千尺(13)。穹崖巨谷(14),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 至谷中,則森然干霄(15)。原其理,當是為谷中大水沖激(16),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如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之類,皆是水鑿之穴。自下望之,則高巖峭壁;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面。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17),皆有植土龕巖(18),亦此類耳。今成皋、陜西大澗中(19),立土動及百尺(20),迥然聳立(21),亦雁蕩具體而微者(22),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則為深谷林莽所蔽(23),故古人未見,靈運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翻譯

溫州雁蕩山(是)天下奇特、秀麗(的一座山),但是自古以來的地圖地理資料(對雁蕩山)都不曾有記載。(宋代)祥符年間,因為要建造玉清宮,開山砍伐木材,才有人發現這座山,這時還沒有山名。根據西域書記載,羅漢(名叫)諾矩羅的,住在中國東南大海邊的雁蕩山芙蓉峰的龍湫。唐朝和尚貫休寫《諾矩羅贊》,有“雁蕩經行云漠漠,龍湫宴坐雨蒙蒙”的詩句。這(座)山南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驛,向前(可以)俯視大海,但(當時一般人)不知道雁蕩、龍湫所在的地方,后來(宋代)因為采伐木材,才開始見到這(座)山。山頂有(一個)大湖,傳說把它當作雁蕩;(山)下有兩(個)水潭,就把它當作(大、小)龍湫。還有經行峽、宴坐峰,都(是)后來人們根據貫休的詩句來命名的。(南唐詩人)謝靈運任永嘉太守的時候,所有永嘉(一帶)的山水,幾乎都游歷遍了,唯獨沒有談到這(雁蕩)山。(這是)因為當時還沒有雁蕩山這個名稱。

我觀察雁蕩山許多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險峻、怪異,向上聳立(約)千尺(高),高大的山崖和巨大的溝谷,不像其他的山。(雁蕩山許多山峰)都包容在(周圍的)一些山谷里面。從周圍山地外面遠望這些山峰,什么也看不到;走到山谷里面,(才看到這些山峰)峭拔林立,直沖云霄。推究它(形成)的道理,應當是被山谷里的大水沖刷,沙土都沖走了,唯獨(剩下這些)巨大的巖石巍然挺立(在那里)。像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之類,(也)都(是)水流沖刷(而成)的洞穴。從下面望這些山峰,(是)高聳的巖石峭壁;從上面觀察,(山谷里的山峰峰頂卻又)恰好跟周圍山地一樣高,(甚至這)許多山峰的頂部還低于周圍山地的地平面。世界上溪谷里水流沖刷的地方,都有高聳直立的土層和底部凹陷像神龕的巖石,也(就是)這一類(情況)罷了,(它們和雁蕩山谷里的許多山峰的成因,原理是相同的。)現在的成皋、陜州以西的大溝谷里高聳直立的土層往往高達百尺,高高地聳立著,也(可算是)形體齊備而規模較小的雁蕩山的許多山峰,只是這里是黃土的,那里是石質的罷了。(雁蕩山許多山峰)既然不是挺立在平地之上,而是被深谷老林所掩蔽,所以古人沒有發現它,謝靈運沒有到過(這里),從事理上說是不奇怪的。

注釋

(1)溫州: 轄境相當今浙江省溫州市及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文城、泰順等縣。雁蕩山: 位于今浙江樂清、平陽二縣境內。這里指的是北雁蕩。圖牒(die): 地圖公文。牒作公文解,如白居易《杜陵叟》詩:“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村。”

(2)玉清宮: 道觀名。宋真宗為了崇奉自己所造“天書”,于祥符元年至七年(1008—1014)擴建昭應宮為玉清昭應宮。

(3)伐山:開山取木材。

(4)西域書: 泛指佛經。

(5)阿羅漢: 簡稱羅漢,梵文,意譯為“尊者” 。諾矩羅:十六羅漢中的第五尊。十六羅漢(宋以后改為十八羅漢)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震旦:古代印度人對我國的稱謂。芙蓉峰: 雁蕩山峰之一,在雁蕩山南部。龍湫(qiu):雁蕩山瀑布名。

(6)貫休:原名姜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縣)人,唐代名僧,善詩,工書畫,著有《禪月集》。《諾矩羅贊》相傳為貫休所著,但今傳二十五卷本的《禪月集》內無此篇。

(7)經行: 穿行、經過。漠漠: 無邊無際之意。

(8)宴坐: 悠閑靜坐。

(9)瞰(kan):俯視。

(10)雁蕩: 雁蕩山芙蓉峰頂的湖泊,方圓十余里,蘆葦叢生,鴻雁南來北往常在此留宿,故得名。

(11)謝靈運: 南朝劉宋著名詩人,曾任永嘉太守。其詩多寫會稽、永嘉等地的山水名勝。

(12)峭拔:峻峭挺拔。

(13)聳: 直立。

(14)穹:高。

(15)森然干霄:山峰林立,高入云霄。

(16)沖激: 沖刷、侵蝕。

(17)壑(he): 深溝。

(18)植土:即下文的“立土” ,指直立的土柱。龕(kan): 供奉佛像或神像的石室或木柜。龕巖: 指表面布滿凹坑的直立的巖石。

(19)成皋: 古縣名,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陜西: 行政區劃,轄境相當于今陜西和寧夏的長城以南、秦嶺以北一帶以及山西的西南部、河南的西北部、甘肅的東南部地區。

(20)動及: 往往達到。

(21)迥然: 突出地。

(22)具體而微: 縮影的意思,這里指成皋、陜西大澗中的 “立土”好象雁蕩諸峰的一個縮影。

(23)林莽:茂密的叢林。

賞析

《雁蕩山》一文,由兩段構成。第一段“溫州雁蕩山” 至 “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此段主要介紹雁蕩山自古以來未被發現的概況。本段又分四小部分。第一部分自 “溫州雁蕩山” 至“此時尚未有名”。此部分極為簡潔地介紹了雁蕩山奇秀及初步被發現的情形。“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這樣的“奇秀” 山,有史以來的地圖文件中,都不曾有過記載,確是令人不可思議。這里文意一轉,顯示出筆法的奇巧,構成“包袱” 緊緊抓住作者探奇之心。接著作者從遠處落筆,介紹祥符年間,因宋真宗改建昭應宮為玉清昭應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這就交代出,此系偶然發現,但還沒有雁蕩山這個名稱。作者接著從歷代文獻入手,在敘述中幫助作者釋謎。第二部分自 “按西域書” 至 “然未知雁蕩、龍湫所在” 。作者查閱佛經,知道諾矩羅羅漢,在東南海邊的雁蕩山、芙蓉峰、龍湫瀑布附近居住過。接著說唐朝著名和尚貫休在他著名的《諾矩羅贊》中有“雁蕩經行云漠漠,龍湫宴坐雨蒙蒙”的詩句。雁蕩山南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驛,俯視大海,但人們仍然“未知雁蕩、龍湫所在” ,一系列的敘述撲朔迷離,卻環環相扣,使文章既緊湊又具有魅力,給雁蕩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緊緊地抓住讀者。第三部分自 “后因伐木”至“皆后人以貫休詩名之也” 。“后因伐木,始見此山” ,至此一個大包袱在讀者面前抖開,雁蕩山得以命名的原由得到交代。從“按西域書” 至 “唐僧貫休之詩” ,到 “后因伐木,始見此山” ,最后“以貫休詩命名” 為止,印證“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文理縝密,記事詳實,在敘述交代中,作者猶如一名高超的丹青妙手繪出了一幅清幽奇特,令人陶醉的山水長卷。緊接著,作者的筆墨又一跳,在時域上,跳到南朝宋之元嘉年間的謝靈運身上。這樣的“天下奇秀” 之山,竟沒有被六百多年前,經常帶領著數以百計的隨從在浙東游山玩水的永嘉太守謝靈運所發現,反轉過來證實了雁蕩山在宋代前是鮮為人知的。此文并非游記,但是作者運用了寫游記的手法。遣詞精練明凈,意境獨到鮮明,其文學味濃郁;而且筆觸時時變化,不是呆板地陳述,時域界限不斷變化,文意顯得搖曳多姿。而作者所引唐僧詩句,“雁蕩經行云漠漠” ,顯示一派綺麗景色;“龍湫宴坐雨蒙蒙” ,把人引入詩一般的天地之中,增添了文章奇麗迷蒙的色調。

第二段“予觀雁蕩諸峰” 至“理不足怪也” 。此段主要敘述雁蕩山自古來未被發現的原由和它的生成。這一段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亦可分四個部分賞析。第一部分自 “予觀雁蕩諸峰” 至“至谷中,則森然干霄” ,此部分說明沈括不停留在 “佛經” “傳說” 等考證方面,而親自赴雁蕩山進行實地考查。作者爬山涉水,踏遍青山,發現雁蕩山各個山峰,都是峻峭挺拔、險峰奇異,聳立千尺,山崖、深谷和別處迥然不同——均被各個山谷包圍其中。形成了 “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 的獨特景象。沈括的實地考查,讓讀者知道雁蕩山不易被發現的地理原因,給文章增添了逼真感。接著,作者又從道理上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于是,推進到第二部分( “原其理”至“亦此類耳” ),雁蕩山之所以從原始形狀變成現在這樣,原因是“為谷中大水沖激,沙土盡去,唯巨石巋然挺立耳” 。作者的探究顯然深化了。而 “巋然” 兩字,在此顯出 “巨石”的氣概,其形必然“皆峭拔險怪”。大小龍湫、水簾、初月谷等“皆是水鑿之穴” ,此六字十分重要,證實上述所闡明之理,揭示水流侵蝕,改變山壑的力量。接著用 “自下望之,則高巖峭壁; 從上觀之,適與地平,以至諸峰之頂,亦低于山頂之地面” ,充分說明雁蕩山地區原來是一個平原,因為流水的侵蝕,形成現在的地貌:“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 從高處去看這些山峰,恰好與周圍高地的高低差不多,谷中各個山峰還低于周圍高地的地平面。這是在實地考察上所作的探究。作者筆墨并未到此為止,旋又推進到第三部分( “今成皋、陜西大澗中”至“但此土彼石耳” ),引伸出與成皋、陜西等黃土高原的比較,說明夾在兩山間的大水溝“立土動及百尺,迥然聳立,亦雁蕩具體而微者” 的特征,揭示出雁蕩山生成的原因,并科學地推斷出黃土高原和雁蕩山的形成是一樣的,要說有區別就在于“但此土彼石耳” 。第四部分自“既非挺出地上”至“理不足怪也”。雁蕩山“既非挺出地上”而又讓“深谷林莽所蔽” ,所以古人沒有發現它,謝靈運沒有到這里游覽,是不足為怪的。這又回應了前文,起到關合作用。如果讀者仔細對照、回味,第一、二段結尾都說到酷愛游山玩水的永嘉太守謝靈運,但其目的不一樣。第一段結尾是“凡永嘉山水,游歷殆遍,獨不言此山,蓋當時未有雁蕩之名。” 用了一個“殆”和“蓋” 。讀者不難看出沈括用詞十分嚴謹,不給予肯定,留有充分余地。而第二段“既非挺出地上,則為深谷林莽所蔽” ,說明上古時人及劉宋時代謝靈運沒有發現雁蕩山,沒有來游歷,也就毫不奇怪了,用詞比第一段語意略帶肯定。在簡潔的用筆中,前后互相對照,用詞的分寸感又很得當。

本文在藝術上的特點也是很顯著的。作者緊緊圍繞雁蕩山長期未被發現及如何生成的原因,大用筆墨,因此,文章中心突出。文章一開頭,就把讀者帶進“天下奇秀”的雁蕩山。進入峭拔險怪、絢麗多姿的雁蕩山區,而不知道雁蕩山在何處。“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 ,作者行文跌宕,隨后,則層層深入,用妙筆帶讀者神游,在神游中,曉之以理,使讀者知道雁蕩山未被發現及生成的原因。文章近四百字,一路寫去,使讀者“窮其奧、盡其勝” ,確有“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之感。

本文所揭示的是地質科學,因此《雁蕩山》和沈括所撰寫的《夢溪筆談》所共有的一個特點是行文有其精確性和嚴肅性。然而,作者又不是板著面孔,拘泥于平板、枯燥的說教。從佛經中去考證,增添了此文神奇迷蒙的色彩。為了證實雁蕩山自古以來沒被發現,兩次引用酷愛山水的謝靈運來證實,用詞精練、準確,顯示出嚴謹的科學態度。

《雁蕩山》這篇文章,反映出作者熱愛生活和深入實踐的心跡。造物對山、水、巖、樹、花、草等的巧妙安排,這一切,通過作者一枝生花的妙筆再現了出來。

作者簡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圣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国产精品19p|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99精品在线免费|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精品久久8X国产免费观看|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1| 午夜黄色一级片|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青青青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播放线|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16美国 | 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国产精品自产拍2021在线观看|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aa级女人大片喷水视频免费|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一级黄色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公开视频| 在现免费看的www视频的软件 | 日韩激情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视频在线网| av片在线观看|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燥天天燥2022| 旧里番6080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va欧美va|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