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翁之子學書文言文翻譯 田舍翁之子學書文言文啟示
《田舍翁之子學書》選自《賢弈篇·應諧錄》,作者劉元卿。
【文言文】
有田舍翁,家資殷盛,而累世不識“之”、“乎”。一歲,聘楚士訓其子。楚士始訓之搦(nuò)管臨朱,書一畫,訓曰“一字”;書二畫,訓曰“二字”;書三畫,訓曰“三字”。其子輒(zhé)欣欣然擲筆,告其父,曰:“兒得矣!可無煩先生,重費館谷也,請謝去?!逼涓赶矎闹?,具幣謝遣楚士。逾時,其父擬征召姻友萬氏者飲。令子晨起書帖。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huì)曰:“天下姓字伙矣,奈何姓萬?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畫也。”嗚呼!世之學者偶一解,輒自矜有得,不欲更進,殆(dài)類是也。
【翻譯】
有一個鄉村老人,家里很有錢,但是他家世代都不識字。有一年,聘請楚地讀書人教育他的兒子。楚地讀書人于是就開始教老人的兒子拿筆描紅。寫了一劃,教他說:“一”;寫了兩劃,教他說:“二”;寫了三劃,教他說:“三”。他的兒子就高興地扔下筆,告訴他父親說:“ 我學會寫字了!可以不用先生教了,(要付)先生這么多的學費,可以把先生辭掉了! ”他父親很高興就聽了兒子的話,準備了禮物辭退楚地人并打發他走。不久以后,他的父親準備找他的親家朋友一個姓萬的人吃喝,讓他的兒子早上起床寫個請帖,寫了很長時間也沒寫好。他父親催促他,他兒子怨恨地說:“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姓什么不好?非要姓萬!我從早上起床就開始寫,寫到現在,才寫完五百劃。”唉!世上求學的人偶然懂得一點,就自夸已經學有所得,不想再進一步學習上進,大概像田舍翁之子這般人吧。
【注釋】
1.田舍翁:鄉村老人。
2.殷:實。
3.累世:接連幾代。累:接連,連續。
4.楚士:楚地的讀書人。
5.搦管臨朱:握筆描紅;描紅是古人習字的一種方法。
6.書:寫。
7.畫:劃。
8.輒:就。
9..館谷:教師的酬金。
10謝:辭
11.謝遣:打發走。
12.逾:過了。
13.擬:打算。
14.姻友:有親戚關系的友人。
15.夥:多
16.趣:同“促”,催促。
17.恚:怨恨。
18.學者:求學的人。
19.一解:懂得一點。
20.矜:夸耀,驕傲。
21.殆:大概。
22.嗚:哎。
23.欣欣然:高興的樣子。
24.累:接連,連續。
25.擬:打算。
【啟示】
1、學無止境,淺嘗輒止、一知半解只會貽笑大方,讓世人看不起。
2、求學問要謙虛,要腳踏實地,要永不滿足。
【作者簡介】
劉元卿 (公元1544-公元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吉安府安??h西鄉(今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坊樓南陂藕下村)人。明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門后期大家,在理學、教育和文學等領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豐,有《劉聘君全集》,其寓言集《賢弈編》被收入“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