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論學問文言文翻譯 林逋論學問的啟示
【文言文】
學者之問也,不獨欲聞其說,又必欲知其方;不獨欲知其方,又必欲為其事。而以既問于師,又辯諸友,為當時學者之實務。蓋學以學為人也,問以問所學也。既為人則不得不學,既學之則不容不問。
【翻譯】
求學的人提問,不光要聽師長的論說,還一定要了解他們治學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還要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這其中,既能向師長請教、又能跟朋友探討,是求學的人最實在的事情。這是因為學習是為了學習做人的道理,提問是為了弄清學習中的疑難。既然作為一個人就不能不學習,既然學習了就當然不能不提問。
【注釋】
學者:求學的人。
獨:只。
聞其說:聽師長的論說。
方:方法,技藝。
為其事:實踐師長所教誨的事。
辯諸友:跟朋友探討、分辨。諸:兼詞"之于"。辯:探討,討論。
實務:實在的事情。
蓋:因為。
則:那么。
得:能夠。
容:容許,允許。
【啟示】
《林逋論學問》的啟示:問是為了學,而學又是為了做人,這就把學習的目的與途徑都講清了。作者從問與學的關系入手,指出“問”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