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人患鼠文言文翻譯 趙人患鼠文言文啟示
【文言文】
趙人患①鼠,乞②貓于③中山④,中山人予⑤之貓,善⑥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⑦?”其父曰:“是⑧非若⑨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⑩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去?夫貓也?”
【翻譯】
有一個趙國人擔憂家里的老鼠,他去中山國求取一只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只貓。貓善于捕捉老鼠和雞。一個多月了,老鼠沒了但是雞也沒了。他的兒子很擔憂,告訴他的父親說:“為什么不趕走貓呢?”他的父親說:“這不是你所想的那樣。我們所擔憂的是老鼠,不在乎沒有雞。只要我們家有老鼠,它就會偷竊我們的糧食,毀壞我們的衣服,穿破我們的墻壁,破壞我們的器具。我們將會挨餓受凍,不是比沒有雞的害處更大嗎?沒有雞,只要不吃雞就罷了,距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像這樣為什么要趕走那只貓呢?”
【注釋】
①患:擔憂。
②乞:求,討。
③于:在。
④中山: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正定東北。
⑤予:給予。
⑥善:擅長,善于。
⑦盍去諸:為何不把它趕走呢?盍,何不,為什么不。又,《觀巴黎油畫記》:“盍馳往油畫院,一觀普法交戰圖乎?”諸,兼詞,相當于“之于”。
⑧是:這。
⑨若:你
⑩夫:那(若之何去夫貓)(發語詞)。又,《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p>
?穿:鑿穿。
?垣墉:墻壁。垣,矮墻;墉,高墻。
?病于:病,有害。于,比。
?弗:不。
?食:吃。
?已耳:罷了。
?去:距離。
?若:像這樣
?之何:為什么。
?去:去除(本文可意義為“趕走”)(盍去諸)(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啟示】
趙人乞來的貓,“鼠盡而其雞亦盡”,文中兒子要“去”它,父親卻要留它,因為有貓利大而害小,去貓利小害大。貓對于人,功大于過,對貓不可求全責備。由貓及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也有過,要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只看見壞的而忽視了好的。只有學會取舍才能得到更多。同樣,想要達到目標,就有事情需要犧牲。生活中萬物莫不是如此。有舍才有得。做人不能因小失大,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