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上德原文及翻譯(帶拼音版)
呂氏春秋上德原文帶拼音版
【 上shàng德dé 】
三sān曰yuē : 為wèi天tiān下xià及jí國guó , 莫mò如rú以yǐ德dé , 莫mò如rú行xíng義yì 。 以yǐ德dé以yǐ義yì , 不bù賞shǎng而ér民mín勸quàn , 不bù罰fá而ér邪xié止zhǐ 。 此cǐ神shén農(nóng)nóng 、 黃huáng帝dì之zhī政zhèng也yě 。 以yǐ德dé以yǐ義yì , 則zé四sì海hǎi之zhī大dà , 江jiāng河hé之zhī水shuǐ , 不bù能néng亢kàng矣yǐ ; 太tài華huá之zhī高gāo , 會kuài稽jī之zhī險xiǎn , 不bù能néng障zhàng矣yǐ ; 闔hé廬lú之zhī教jiào , 孫sūn、 吳wú之zhī兵bīng , 不bù能néng當dāng矣yǐ 。 故gù古gǔ之zhī王wáng者zhě , 德dé回huí乎hū天tiān地dì , 澹dàn乎hū四sì海hǎi , 東dōng西xī南nán北běi , 極jí日rì月yuè之zhī所suǒ燭zhú 。 天tiān覆fù地dì載zài , 愛ài惡wù不bù臧zāng 。 虛xū素sù以yǐ公gōng , 小xiǎo民mín皆jiē之zhī , 其qí之zhī敵dí而ér不bù知zhī其qí所suǒ以yǐ然rán , 此cǐ之zhī謂wèi順shùn天tiān 。 教jiào變biàn容róng改gǎi俗sú , 而ér莫mò得de其qí所suǒ受shòu之zhī , 此cǐ之zhī謂wèi順shùn情qíng 。 故gù古gǔ之zhī人rén , 身shēn隱yǐn而ér功gōng著zhù , 形xíng息xī而ér名míng彰zhāng , 說shuō通tōng而ér化huà奮fèn , 利lì行xíng乎hū天tiān下xià , 而ér民mín不bù識shí , 豈qǐ必bì以yǐ嚴yán罰fá厚hòu賞shǎng哉zāi ? 嚴yán罰fá厚hòu賞shǎng , 此cǐ衰shuāi世shì之zhī政zhèng也yě 。 三sān苗miáo不bù服fú , 禹yǔ請qǐng攻gōng之zhī , 舜shùn曰yuē :“ 以yǐ德dé可kě也yě 。” 行xíng德dé三sān年nián , 而ér三sān苗miáo服fú 。 孔kǒng子zǐ聞wén之zhī , 曰yuē :“ 通tōng乎hū德dé之zhī情qíng , 則zé孟mèng門mén 、 太tài行háng不bù為wèi險xiǎn矣yǐ 。 故gù曰yuē德dé之zhī速sù , 疾jí乎hū以yǐ郵yóu傳chuán命mìng 。” 周zhōu明míng堂táng金jīn在zài其qí後hòu , 有yǒu以yǐ見jiàn先xiān德dé後hòu武wǔ也yě 。 舜shùn其qí猶yóu此cǐ乎hū ! 其qí臧zāng武wǔ通tōng於yú周zhōu矣yǐ 。 晉jìn獻xiàn公gōng為wéi麗lì姬jī遠yuǎn太tài子zǐ 。 太tài子zǐ申shēn生shēng居jū曲qū沃wò , 公gōng子zǐ重chóng耳ěr居jū蒲pú , 公gōng子zǐ夷yí吾wú居jū屈qū 。 麗lì姬jī謂wèi太tài子zǐ曰yuē :“ 往wǎng昔xī君jūn夢mèng見jiàn姜jiāng氏shì 。” 太tài子zǐ祠cí而ér膳shàn于yú公gōng , 麗lì姬jī易yì之zhī 。 公gōng將jiāng嘗cháng膳shàn , 姬jī曰yuē :“ 所suǒ由yóu遠yuǎn , 請qǐng使shǐ人rén嘗cháng之zhī 。” 嘗cháng人rén , 人rén死sǐ ; 食shí狗gǒu , 狗gǒu死sǐ 。 故gù誅zhū太tài子zǐ 。 太tài子zǐ不bù肯kěn自zì釋shì , 曰yuē :“ 君jūn非fēi麗lì姬jī , 居jū不bù安ān , 食shí不bù甘gān 。” 遂suì以yǐ劍jiàn死sǐ 。 公gōng子zǐ夷yí吾wú自zì屈qū奔bēn梁liáng 。 公gōng子zǐ重chóng耳ěr自zì蒲pú奔bēn翟zhái 。 去qù翟zhái過guò衛(wèi)wèi , 衛(wèi)wèi文wén公gōng無wú禮lǐ焉yān 。 過guò五wǔ鹿lù , 如rú齊qí , 齊qí桓huán公gōng死sǐ 。 去qù齊qí之zhī曹cáo , 曹cáo共gòng公gōng視shì其qí駢pián脅xié , 使shǐ袒tǎn而ér捕bǔ池chí魚yú。 去qù曹cáo過guò宋sòng , 宋sòng襄xiāng公gōng加jiā禮lǐ焉yān 。 之zhī鄭zhèng , 鄭zhèng文wén公gōng不bù敬jìng , 被bèi瞻zhān諫jiàn曰yuē :“ 臣chén聞wén賢xián主zhǔ不bù窮qióng窮qióng 。 今jīn晉jìn公gōng子zǐ之zhī從cóng者zhě , 皆jiē賢xián者zhě也yě 。 君jūn不bù禮lǐ也yě , 不bù如rú殺shā之zhī 。” 鄭zhèng君jūn不bù聽tīng 。 去qù鄭zhèng之zhī荊jīng , 荊jīng成chéng王wáng慢màn焉yān 。 去qù荊jīng之zhī秦qín , 秦qín繆miào公gōng入rù之zhī 。 晉jìn既jì定dìng , 興xīng師shī攻gōng鄭zhèng , 求qiú被bèi瞻zhān 。 被bèi瞻zhān謂wèi鄭zhèng君jūn曰yuē :“ 不bù若ruò以yǐ臣chén與yǔ之zhī 。” 鄭zhèng君jūn曰yuē :“ 此cǐ孤gū之zhī過guò也yě 。” 被bèi瞻zhān曰yuē :“ 殺shā臣chén以yǐ免miǎn國guó , 臣chén愿yuàn之zhī 。” 被bèi瞻zhān入rù晉jìn軍jūn , 文wén公gōng將jiāng烹pēng之zhī , 被bèi瞻zhān據(jù)jù鑊huò而ér呼hū曰yuē :“ 三sān軍jūn之zhī士shì皆jiē聽tīng瞻zhān也yě : 自zì今jīn以yǐ來lái , 無wú有yǒu忠zhōng於yú其qí君jūn , 忠zhōng於yú其qí君jūn者zhě將jiāng烹pēng 。” 文wén公gōng謝xiè焉yān , 罷bà師shī , 歸guī之zhī於yú鄭zhèng 。 且qiě被bèi瞻zhān忠zhōng於yú其qí君jūn , 而ér君jūn免miǎn於yú晉jìn患huàn也yě ; 行xíng義yì於yú鄭zhèng , 而ér見jiàn說shuō於yú文wén公gōng也yě 。 故gù義yì之zhī為wéi利lì博bó矣yǐ 。 墨mò者zhě鉅jù子zi孟mèng勝shèng , 善shàn荊jīng之zhī陽yáng城chéng君jūn 。 陽yáng城chéng君jūn令lìng守shǒu於yú國guó , 毀huǐ璜huáng以yǐ為wéi符fú , 約yuē曰yuē :“ 符fú合hé聽tīng之zhī 。” 荊jīng王wáng薨hōng , 群qún臣chén攻gōng吳wú起qǐ, 兵bīng於yú喪sàng所suǒ , 陽yáng城chéng君jūn與yǔ焉yān 。 荊jīng罪zuì之zhī , 陽yáng城chéng君jūn走zǒu 。 荊jīng收shōu其qí國guó 。 孟mèng勝shèng曰yuē :“ 受shòu人rén之zhī國guó , 與yǔ之zhī有yǒu符fú 。 今jīn不bù見jiàn符fú , 而ér力lì不bù能néng禁jìn , 不bù能néng死sǐ , 不bù可kě 。” 其qí弟dì子zǐ徐xú弱ruò諫jiàn孟mèng勝shèng曰yuē :“ 死sǐ而ér有yǒu益yì陽yáng城chéng君jūn , 死sǐ之zhī可kě矣yǐ ; 無wú益yì也yě, 而ér絕jué墨mò者zhě於yú世shì , 不bù可kě 。” 孟mèng勝shèng曰yuē :“ 不bù然rán 。 吾wú於yú陽yáng城chéng君jūn也yě , 非fēi師shī則zé友yǒu也yě , 非fēi友yǒu則zé臣chén也yě 。 不bù死sǐ , 自zì今jīn以yǐ來lái , 求qiú嚴yán師shī必bì不bù於yú墨mò者zhě矣yǐ , 求qiú賢xián友yǒu必bì不bù於yú墨mò者zhě矣yǐ , 求qiú良liáng臣chén必bì不bù於yú墨mò者zhě矣yǐ 。 死sǐ之zhī , 所suǒ以yǐ行xíng墨mò者zhě之zhī義yì而ér繼jì其qí業(yè)yè者zhě也yě 。 我wǒ將jiāng屬shǔ鉅jù子zi於yú宋sòng之zhī田tián襄xiāng子zi 。 田tián襄xiāng子zi , 賢xián者zhě也yě , 何hé患huàn墨mò者zhě之zhī絕jué世shì也yě ?” 徐xú弱ruò曰yuē :“ 若ruò夫fū子zǐ之zhī言yán , 弱ruò請qǐng先xiān死sǐ以yǐ除chú路lù 。” 還hái歿mò頭tóu前qián於yú孟mèng勝shèng 。 因yīn使shǐ二èr人rén傳chuán鉅jù子zi於yú田tián襄xiāng子zi 。 孟mèng勝shèng死sǐ , 弟dì子zǐ死sǐ之zhī者zhě百bǎi八bā十shí 。 三sān人rén以yǐ致zhì令lìng於yú田tián襄xiāng子zi , 欲yù反fǎn死sǐ孟mèng勝shèng於yú荊jīng , 田tián襄xiāng子zi止zhǐ之zhī曰yuē :“ 孟mèng子zǐ已yǐ傳chuán鉅jù子zi於yú我wǒ矣yǐ , 當dāng聽tīng 。” 遂suì反fǎn死sǐ之zhī 。 墨mò者zhě以yǐ為wéi不bù聽tīng鉅jù子zi不bù察chá 。 嚴yán罰fá厚hòu賞shǎng , 不bù足zú以yǐ致zhì此cǐ 。 今jīn世shì之zhī言yán治zhì , 多duō以yǐ嚴yán罰fá厚hòu賞shǎng , 此cǐ上shàng世shì之zhī若ruò客kè也yě 。
呂氏春秋上德翻譯
治理天下和國家,莫過于用德,莫過于行義。用德用義,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努力向善,不靠刑罰邪惡就能制止。這是神農(nóng)、黃帝的政治。用德用義,那么四海的廣大,長江黃河的流水,都不能抵御,華山的高大,會稽山的險峻,都不能阻擋,闔廬的教化,孫武、吳起的軍隊,都不能抵擋。所以古代稱王的人,他們的道德布滿天地之間,充滿四海之內(nèi),東西南北,一直到達日月所能照耀刊的地方。他們的道德象天一樣覆蓋萬物,象地一樣承載萬物,無論對喜愛的還是厭惡的,都不藏匿其道德。他們恬淡質(zhì)樸,處事公正,小民們也都隨之公正,小民與王一起公正處事,自己卻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這就叫做順應了天性。王的教化改變了小民的面貌和習俗,小民自己卻不知道受了教化,這就叫做順應了人情。所以古代的人,他們自身隱沒了,可是功績卻卓著,他們本身死了,可是名聲卻顯揚。他們的主張暢通,教化大行。他們給天下人帶來利益,可是人民并不能察覺到。哪里一定要用嚴刑厚賞呢?嚴刑厚賞,這是衰落社會的政治。
三苗不歸服,禹請求攻打它,舜說,“用德政就可以了。”實行德政三年,三苗就歸服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通曉了德教的實質(zhì),那么孟門、太行山都算不得險峻了。所以說德教的迅速,比用驛車傳遞命令還快。”周代的朝堂把金屬樂器和器物擺在后邊,這是用來表示先行德教后用武力啊。舜大概就是這樣做的吧,他不輕易動用武力的精神流傳到周代了。
晉獻公為了麗姬的緣故而疏遠了太子。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城,公子夷吾住在屈邑。麗姬對太子說:“前幾天夜里君主夢見了姜氏。”太子就祭祀姜氏,并把食品奉獻給獻公,麗姬用毒食替換了膳食。獻公要吃膳食,麗姬說:“膳食從遠處進來的,請讓人先嘗嘗。”讓人嘗,人死了,讓狗吃,狗死了。所以要殺死太子。太子不肯為自己申辯,說;“君主如果沒有麗姬,睡覺就不安穩(wěn),吃飯就不香甜。”于是就用劍自殺了。公子夷吾從屈邑逃到粱國。公子重耳從蒲城逃到翟。離開翟,經(jīng)過衛(wèi)國,衛(wèi)文公不以禮相待。經(jīng)過五鹿,到了齊國,正趕上齊桓公死了.又離開齊國到了曹國,曹共公想看看他緊緊相連的肋骨,就讓他脫了衣服去捕池里的魚。離開曹國,經(jīng)過宋國,宋襄公以禮相待。到了鄭國,鄭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勸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會永遠困厄。現(xiàn)在晉公子隨行的人,都是賢德之人。您不以禮相待,不如殺了他。”鄭國君主不聽從他的勸告。離開鄭國,到了楚國,楚成王對他很不敬。離開楚國,到了秦國,秦穆公把他進回晉國。重耳即位以后,發(fā)兵攻打鄭國,索取被瞻。被瞻對鄭國君主說:“不如把我交給晉國。”鄭國君主說:“這是我的過錯。”被瞻說;“殺死我從而使國家免于災難,我愿意這樣做。”被瞻到了晉國軍隊里,晉文公要煮死他,被瞻抓住大鍋喊遭:“三軍的兵士都聽我說:從今以后,不要再忠于自己的君主了,忠子自己君主的人將被煮死。”文公向他道歉,撤回了軍隊,讓被瞻回到了鄭國。被瞻忠于自己的君主,因而君主避免了晉國的禍患;他在鄭國按義的原則行事,因而受到了晉文公的喜歡。所以義帶來的利益太大了。
墨家學派的鉅子孟勝,與楚國的陽城君友好。陽城君讓他守衛(wèi)自己的食邑,剖分開璜玉作為符信,與他約定說:“合符以后才能聽從命令。”楚王死了,大臣們攻打吳起,在停喪的地方動起了兵器,陽城君參與了這件事。楚國治罪這些大臣,陽城君逃走了。楚國要收回他的食邑。孟勝說;“我接受了人家的食邑,與人家有符信為憑證。現(xiàn)在沒有見到符信,而自己的力量又不能禁止楚國收回食邑,不能為此而死,是不行的。”他的學生徐弱勸阻他說:“死了如果對陽城君有好處,那么為此而死是可以的,如果對陽城君沒有好處,卻使墨家在社會上斷絕了,這不可以。”孟勝說;“不對。我對于陽城君來說,不是老師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臣子。如果不為此而死,從今以后,尋求嚴師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尋求賢友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尋求良臣一定不會從墨家中尋求了。為此而死,正是為了實行墨家的道義從而使墨家的事業(yè)得以繼續(xù)啊!我將把鉅子的職務托付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于是賢德的人,哪里用得若擔心墨家在社會上斷絕呢?”徐弱說:“象先生您說的這樣,那我請求先死以便掃清道路。”轉(zhuǎn)過身去在孟勝之前刎頸而死。孟勝于是就派兩個人把鉅子的職務傳給田襄子。孟勝死了,學生們?yōu)樗乘赖挠幸话侔耸恕D莾蓚€人把孟勝的命令傳達紿田襄子,想返回去在楚國為孟勝殉死,田襄子制止他們說:“孟于已把鉅子的職務傳給我了,你們應當聽我的。兩個人終于返回去為孟勝殉死。墨家認為不聽從自己的鉅子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嚴刑厚賞,不足以達到這樣的地步。現(xiàn)在社會上談到治理天下國家,大都認為要用嚴刑厚賞,這就是古代所認為的以繁煩苛酷為明察啊。
以上就是呂氏春秋上德原文及翻譯、呂氏春秋上德原文帶拼音版的相關介紹。為您推薦:呂氏春秋·覽·離俗覽文言文和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