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曉望李白拼音版古詩翻譯
“天臺曉望李白拼音版古詩翻譯”由文言文之家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
天臺曉望李白拼音版古詩
《 天tiān臺tái曉xiǎo望wàng 》
唐táng · 李lǐ白bái
天tiān臺tái鄰lín四sì明míng , 華huá頂dǐng高gāo百bǎi越y(tǒng)uè 。
門mén標biāo赤chì城chéng霞xiá , 樓lóu棲qī滄cāng島dǎo月yuè 。
憑píng高gāo登dēng遠yuǎn覽lǎn , 直zhí下xià見jiàn溟míng渤bó 。
云yún垂chuí大dà鵬péng翻fān , 波bō動dòng巨jù鰲áo沒méi 。
風fēng潮cháo爭zhēng洶xiōng涌yǒng , 神shén怪guài何hé翕xī忽hū 。
觀guān奇qí跡jì無wú倪ní , 好hǎo道dào心xīn不bù歇xiē 。
攀pān條tiáo摘zhāi朱zhū實shí , 服fú藥yào煉liàn金jīn骨gǔ 。
安ān得dé生shēng羽yǔ毛máo , 千qiān春chūn臥wò蓬péng闕què ?
天臺曉望古詩翻譯
天臺山鄰近四明山,華麗清秀的山頂是百越國的最高峰。
赤城山紅霞般的崖石迎入朱門,滄島的明月喜歡棲息的山上的高樓。
登高望遠,一直可以看到蒼茫溟渤的大海。
天空中云彩如同大鵬的翅膀一樣翻騰,蒼海里巨大的鯨魚隨波逐浪。
巨浪追逐著旋風,洶涌澎湃,神仙和妖怪如電閃一樣快速往來。
看到這奇異的景色,卻找不到神仙的蹤跡,學道的心思難以平靜。
攀緣著樹枝,采摘下通紅的果實,燒起火熱的丹爐煉出丹藥,以脫胎換金骨。
如何才能身長羽毛,千秋萬代,在蓬萊仙島逍遙自在呢?
天臺曉望注釋
(1)《臺州府志》:天臺山,在天臺縣北三里。自神跡石起,至華頂峰皆是,為一邑諸山之總稱。按陶弘景《真誥》曰:高一萬八千丈,周圍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十道志》謂其頂對三辰,或曰當牛女之分,上應臺宿,故曰天臺。《登真隱訣》曰:處五縣中央,為余姚、句章、臨海、天臺、剡縣也。顧野王《輿地志》云:天臺山,一名桐柏山,眾岳之最秀者也。徐靈府記云:天臺山,與桐柏接而少異。《神邕山圖》又采浮屠氏說,以為閻浮震旦國極東處,或又號靈越。孫綽賦所謂“托靈越以正基”是也。
(2)《寧波府志》:四明山,在府西南一百五十里,為郡之鎮(zhèn)山,由天臺發(fā)脈向東北行一百三十里,涌為二百八十峰,周圍八百余里,綿亙于寧之奉化、慈溪、鄞縣,紹之余姚、上虞、嵊縣,臺之寧海諸境。上有方石,四面有穴如窗,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山。
(3)華頂峰,在天臺縣東北六十里,乃天臺山第八重最高處,可觀日月之出沒,東望大海,彌漫無際。
(4)《太平寰宇記》:赤城山,在天臺縣北六里。孫綽《天臺山賦》:“赤城霞起以建標。”李善注:“支遁《天臺山銘序》曰:往天臺山,當由赤城為道徑。孔靈符《會稽記》曰:赤城山,石色皆赤,狀似云霞。《天臺山圖》曰:赤城山,天臺之南門也。建標,立物以為表識也。”
(5)溟,渤海也,見 七卷注。
(6)大鵬、巨鰲,俱見一卷注。
(7)劉琨詩:“朱實隕勁氣。”
(8)王逸《楚辭注》:“人得道,身生羽毛也。”
(9)梁簡文帝詩:“千春誰與樂。”王勃詩,“芝廛光分野,蓬闕感規(guī)模。”
以上是【天臺曉望李白拼音版古詩翻譯】的內(nèi)容介紹,供大家參考,如若有誤,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