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半夜聞笛李白拼音版及意思
“清溪半夜聞笛李白拼音版及意思”由文言文之家整理發布,歡迎閱讀。
清溪半夜聞笛李白拼音版
《 清qīng溪xī半bàn夜yè聞wén笛dí 》
唐táng · 李lǐ白bái
羌qiāng笛dí梅méi花huā引yǐn , 吳wú溪xī隴lǒng水shuǐ情qíng 。
寒hán山shān秋qiū浦pǔ月yuè , 腸cháng斷duàn玉yù關guān聲shēng 。
清溪半夜聞笛的意思
羌笛聲聲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卻讓人在這吳溪聽到隴頭流水般的傷情。
又使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響遍令人腸斷的邊關之聲。
清溪半夜聞笛注釋
1、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區的一種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稱《梅花引》,古曲名。
2、吳溪:指清溪,古屬吳。
3、隴水:即《隴頭水》,古樂府橫吹曲。《樂府詩集》卷二十五《隴頭歌辭》:“隴頭流水,嗚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4、隴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隴州有隴坡(在今陜西隴縣),山勢高峻,坡上有清水從四面下注。離家游子行經此地唱出悲歌稱《隴頭流水歌》。
5、“寒山”句:此句宋蜀本注:“一作空山滿明月。”
6、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李白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
清溪半夜聞笛賞析
《清溪半夜聞笛》是詩人李白的五言絕句,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2卷第17首。
前兩句詩以鋪敘的方式來描繪出一幅羌笛笛聲哀怨、隴頭流水幽咽的荒涼凄美畫。末兩句描繪出秋浦冷寒、玉門聲腸斷的憂愁,凄切之音,余音繚繞,流露出征夫征戰之苦、思鄉之痛。
羌笛多與出塞、關山、隴頭水等邊塞相關聯,而月光、流水、笛聲、斷腸人是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元素。此詩風格蒼涼悲壯、環環緊扣,揭露戰亂給人民造成深重災難,也表達出李白憂國思鄉、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復雜情愫。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以鋪敘的方式來描繪出一幅羌笛笛聲哀怨、隴頭流水幽咽的荒涼凄美畫。詩中荒涼壯麗與哀怨婉轉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詩人夜半聞笛聲,或許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調,或許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調,但詩人聯想到悲愁的身世和處境,從而引發了悲愁之情。《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可見隴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之句,可見這里的“清溪隴水情”乃是斷腸之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此處的寒山當在秋浦,而玉關聲應該是使人腸斷的悲聲,因“春風不度玉門關”,亦表達出詩人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月光、流水、笛聲、斷腸人便是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元素。
從此詩可以看出羌笛已經和表現征戰之苦、思鄉之痛 的《從軍行》、《度關山》聯系起來了,集中表現家國之思、思鄉之痛。這主要是因為羌笛多與出塞、關山、隴頭水等邊塞的地名相聯系,而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涼的邊關塞漠、流血廝殺的戰場、久戍邊疆未歸的將士。而詩歌的基調是低沉的、傷痛的。
以上是【清溪半夜聞笛李白拼音版及意思】的內容介紹,供大家參考,如若有誤,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