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古詩意思翻譯、注釋和詩意(李白)
“獨坐敬亭山古詩意思翻譯、注釋和詩意(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發布,歡迎閱讀。
獨坐敬亭山古詩原文
作者: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古詩意思翻譯
許多鳥高高地飛得沒有蹤影,天上孤單的白云也獨自悠閑自在地飄去。詩人和敬亭山互相不滿足地看著,只有高大的敬亭山能理解他此時的寂寞。
獨坐敬亭山古詩注釋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縣志》記載:“在宣城縣北十里。山有萬松亭、虎窺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寧里。府志云:古名昭亭,東臨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
(2)盡:沒有了。
(3)孤云:陶淵明《詠貧士詩》中有“孤云獨無”的句志。朱諫注:“言我獨坐之時,鳥飛云散,有若無情而不相親者。獨有敬亭之山,長相看而不相厭也。” 獨去閑:獨去,獨自去。 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自在的樣子。孤單的云彩飄來飄去。
(4)兩不厭:指詩人和敬亭山而言。厭:滿足。
獨坐敬亭山詩意賞析
“眾鳥”、“孤云”這種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種靜的意象相反并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里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著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對“消散”有著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恒,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詩人引恒久的山為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后,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方式了。就算長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隨“眾鳥高飛”而去。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并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于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贊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里,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以上是【獨坐敬亭山古詩意思翻譯、注釋和詩意(李白)】的內容介紹,供大家參考,如若有誤,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