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高考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總結的選材不能求全貪多、主次不分,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總結的目的,把那些既能顯示本單位、本地區特點,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為重點選用,寫得詳細、具體。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一
動點的軌跡方程動點的軌跡方程:
在直角坐標系中,動點所經過的軌跡用一個二元方程f(x,y)=0表示出來。
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方法:
直接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交軌法等。
用直接法求動點軌跡一般有建系,設點,列式,化簡,證明五個步驟,最后的證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與“補”。求軌跡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軌跡卻不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說明軌跡是什么。
動點所滿足的條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軌跡的動點p(x,y)卻隨另一動點q(x′,y′)的運動而有規律的運動,且動點q的軌跡為給定或容易求得,則可先將x′,y′表示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軌跡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軌跡方程,代入法也稱相關點法。一般地:定比分點問題,對稱問題或能轉化為這兩類的軌跡問題,都可用相關點法。
求軌跡方程有時很難直接找到動點的橫坐標、縱坐標之間的關系,則可借助中間變量(參數),使x,y之間建立起聯系,然而再從所求式子中消去參數,得出動點的軌跡方程。用什么變量為參數,要看動點隨什么量的變化而變化,常見的參數有:斜率、截距、定比、角、點的坐標等。要特別注意消參前后保持范圍的等價性。多參問題中,根據方程的觀點,引入n個參數,需建立n+1個方程,才能消參(特殊情況下,能整體處理時,方程個數可減少)。
求兩動曲線交點軌跡時,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參數,例如求兩動直線的交點時常用此法,也可以引入參數來建立這些動曲線的聯系,然而消去參數得到軌跡方程。可以說是參數法的一種變種。用交軌法求交點的軌跡方程時,不一定非要求出交點坐標,只要能消去參數,得到交點的兩個坐標間的關系即可。交軌法實際上是參數法中的一種特殊情況。
(l)建系,設點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設曲線上任意一點的坐標為m(x,y);
(2)寫集合寫出符合條件p的點m的集合p(m);
(3)列式用坐標表示p(m),列出方程f(x,y)=0;
(4)化簡化方程f(x,y)=0為最簡形式;
(5)證明證明以化簡后的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是曲線上的點,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二
在讀題時不僅要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字或字母的顯性條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敘述性的語言,特別是一些關鍵詞語。所謂關鍵詞語,指的是題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語言,它們或是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變化的描述,或是對變化過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計算題之所以較難,不僅是因為物理過程復雜、多變,還由于潛在條件隱蔽、難尋,往往使考生們產生條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維的深刻程度。在審題過程中,必須把隱含條件充分挖掘出來,這常常是解題的關鍵。有些隱含條件隱蔽得并不深,平時又經常見到,挖掘起來很容易,例如題目中說“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計”;題目中說“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體“恰好滑到木板邊緣處且具有與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還有一些隱含條件隱藏較深或不常見到,挖掘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在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涉及的運動過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簡諧運動等,除了這些運動過程外,還有兩類重要的過程:一類是碰撞過程,另一類是先變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運動的過程(如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問題)。熱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絕熱變化等(這些過程的定量計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電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電磁振蕩、電磁感應中的導體棒做先變加速后勻速的運動等,而畫出這些物理過程的示意圖或畫出關鍵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圖是解析計算題的常規手段。
畫好分析草圖是審題的重要步驟,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過程和確立物理量間的關系,可以把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分析圖可以是運動過程圖、受力分析圖、狀態變化圖,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圖等。在審題過程中,要養成畫示意圖的習慣。解物理題,能畫圖的盡量畫圖,圖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分析過程以及探討過程中各物理量的變化。幾乎無一物理問題不是用圖來加強認識的,而畫圖又迫使我們審查問題的各個細節以及細節之間的關系。
經常遇到一些物理題故意多給出已知條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時精心設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以此形成干擾因素,來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學們愈容易在解題過程中犯錯誤。在審題過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這些干擾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確地得出答案。有些題目的物理過程含而不露,需結合已知條件,應用相關概念和規律進行具體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動筆列方程,以免用假的過程模型代替了實際的物理過程,防止定勢思維的負遷移。
現在的物理試題中介紹性、描述性的語句相當多,題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題時應具備敏銳的眼光和靈活的思維,善于從復雜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準確理解題意。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三
復數是高中代數的重要內容,在高考試題中約占8%-10%,一般的出一道基礎題和一道中檔題,經常與三角、解析幾何、方程、不等式等知識綜合。本章主要內容是復數的概念,復數的代數、幾何、三角表示方法以及復數的運算.方程、方程組,數形結合,分域討論,等價轉化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在本章中有突出的體現.而復數是代數,三角,解析幾何知識,相互轉化的樞紐,這對拓寬學生思路,提高學生解綜合習題能力是有益的.數、式的運算和解方程,方程組,不等式是學好本章必須具有的基本技能.簡化運算的意識也應進一步加強。
在本章學習結束時,應該明確對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與二項方程可以畫上圓滿的句號了,對向量的運算、曲線的復數形式的方程、復數集中的數列等邊緣性的知識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1)復數的向量表示法的運算.對于復數的向量表示有些學生掌握得不好,對向量的運算的幾何意義的靈活掌握有一定的困難。對此應認真體會復數向量運算的幾何意義,對其靈活地加以證明。
(2)復數三角形式的乘方和開方。有部分學生對運算法則知道,但對其靈活地運用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開方運算,應對此認真地加以訓練。
(3)復數的輻角主值的求法。
(4)利用復數的幾何意義靈活地解決問題.復數可以用向量表示,同時復數的模和輻角都具有幾何意義,對他們的理解和應用有一定難度,應認真加以體會。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四
a、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
1、國家機器的建立。
2、分封制的推行,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礎上,確定了周王、諸侯之間的關系。對鞏固周王室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b、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是復習的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復習:
第一、階段劃分:
1、春秋戰國——初步形成;
2、秦漢——確立和發展;
3、隋唐——完善;
4、宋元——強化:
5、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和腐敗。
第二、主要措施:
加強中央(皇帝)權力(秦、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權(秦、漢、北宋、元、明、清)、加強軍事權(唐、北宋、明朝)、加強財政權(北宋、明、加強司法權(北宋、)、加強對官員的監察(御史的設立、明朝特務機構的設立)、加強思想控制等。
第三、封建中央集權制建立和發展的經濟基礎是封建土私有制,思想來源是法家思想,漢武帝后,儒家思想成為其正統思想。
第四、封建中央集權制中斗爭的焦點是皇權與相權之爭,基本趨勢是分相權,集皇權,到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志其發展達到了頂峰。
c、中國古代的兵役制度:魏晉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募兵制,王安石變法時的保甲法和將兵法。金的猛安謀克制以及后金和清時實行的八旗制度。
(二)中國古代的經濟
a、中國古代的經濟制度:
1、土地制度:
(1)井田制
(2)屯田制
(3)均田制,
(4)更名田
2、賦稅制度:
主要賦稅制度:
(1)西周諸侯要向周王交納貢賦。
(2)漢時的編戶齊民要交納賦稅、徭役、兵役、田租、人口稅和更賦。
(3)與均田制相適應的租調制、租庸調制。
(4)兩稅法,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
(5)方田均稅法。
(6)一條鞭法,是我國賦役征銀的開始。
(7)攤丁入畝,廢除了人頭稅。
b、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
經濟發展的原因:社會穩定;統治者調整政策;生產工具的改進,水利的興修,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同外國交往的加強;前代經濟發展打下基礎;人民的辛勤勞動,這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
經濟發展的表現: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水利興修,耕地面積擴大,糧食產量提高,農作物品種引進和推廣等。)手工業(手工業部門的發展),商業:主要包括商品經濟、城市的發展和對外交往中的經濟往來。
c、江南經濟的發展:魏晉時江南的開發,隋唐時南方的發展,明清時南方商品經濟發展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d、商品經濟發展的作用:封建社會初期,促進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和統治的加強,封建社會發展時期,增加政府收入鞏固國家政權,明清時期,瓦解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五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時,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絕對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幾何意義是什么?
21.解含參數不等式的通法是“定義域為前提,函數的單調性為基礎,分類討論是關鍵”,注意解完之后要寫上:“綜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義域及值域時,其結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區間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兩個不等式相乘時,必須注意同向同正時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時要注意“同號可倒”即ab0,a0.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六
1、(1)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對不同溶質而言)
(2)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因為溫度沒確定,如同溫度則一定)
(3)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降溫后不一定有晶體析出。
(4) 一定溫度下,任何物質的溶解度數值一定大于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數值,即 s一定大于c 。
2、有單質和化合物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置換反應。但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3、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復分解反應中一定沒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 )
4、單質一定不會發生分解反應。
5、同種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顯示一種化合價。如nh4no3 (前面的n為-3價,后面的n為+5價)
6、鹽的組成中不一定有金屬元素,如nh4+是陽離子,具有金屬離子的性質,但不是金屬離子。
7、陽離子不一定是金屬離子。如h+ 、nh4+ 。
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堿、鹽)的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堿;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鹽;一定含有氫元素的'是酸和堿;不一定含氫元素的是鹽和氧化物;鹽和堿組成中不一定含金屬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組成可能含金屬元素(如:hmno4 叫高錳酸), 但所有物質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屬元素 。
9、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顯堿性。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七
1、干冰、agi晶體——人工降雨劑
——照相感光劑
3.k、na合金(l)——原子反應堆導熱劑
4、銣、銫——光電效應
5、鈉——很強的還原劑,制高壓鈉燈
3、al(oh)3——治療胃酸過多,nahco3還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co3——廣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紙、紡織等工業,也可以用來制造其他鈉的化合物
8、皓礬——防腐劑、收斂劑、媒染劑
9、明礬——凈水劑
10、重晶石——“鋇餐”
11、波爾多液——農藥、消毒殺菌劑
2——漂白劑、防腐劑、制h2so4
13、白磷——制高純度磷酸、燃燒彈
14、紅磷——制安全火柴、農藥等
15、氯氣——漂白(hclo)、消毒殺菌等
2o2——漂白劑、供氧劑、氧化劑等
17.h2o2——氧化劑、漂白劑、消毒劑、脫氯劑、火箭燃料等
18.o3——漂白劑(脫色劑)、消毒殺菌劑、吸收紫外線(地球保護傘)
19、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調節劑、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質凝聚(鹽析);
20、苯酚——環境、醫療器械的消毒劑、重要化工原料
21、乙烯——果實催熟劑、有機合成基礎原料
23、苯甲酸及其鈉鹽、丙酸鈣等——防腐劑 24.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
25、葡萄糖——用于制鏡業、糖果業、醫藥工業等
2纖維——光導纖維(光纖),廣泛用于通訊、醫療、信息處理、傳能傳像、遙測遙控、照明等方面。
27、高分子分離膜——有選擇性地讓某些物質通過,而把另外一些物質分離掉。廣泛應用于廢液的處理及廢液中用成分的回收、海水和苦咸水的淡化、食品工業、氯堿工業等物質的分離上,而且還能用在各種能量的轉換上等等。
28、硅聚合物、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用于制各種人造器官
29、氧化鋁陶瓷(人造剛玉)——高級耐火材料,如制坩堝、高溫爐管等;制剛玉球磨機、高壓鈉燈的燈管等。
30、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質,本身具有潤滑性,并且耐磨損;除氫氟酸外,它不與其他無機酸反應,抗腐蝕能力強,高溫時也能抗氧化,而且也能抗冷熱沖擊。常用來制造軸承、汽輪機葉片、機械密封環、永久性模具等機械構件;也可以用來制造柴油機。
31、碳化硼陶瓷——廣泛應用在工農業生產、原子能工業、宇航事業等方面。
河南省語文高考知識點歸納總結篇八
關于核心的說法:
1.綠色消費的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2.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以人為本。
3.“三個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
4.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5.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的觀點(也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關于(產生)生存和發展的說法:
關于關鍵的說法:
監督政府權力的行使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們解決矛盾(問題)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于屬性的說法:
1.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可說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還可以說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共有屬性、特有屬性、社會屬性)
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爭性。
3.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區別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關于特點的說法: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特點——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特點——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
關于前提、基礎的說法:
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基礎和前提——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決策機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寬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是——公民享有對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的知情權。
我國政黨制度的前提是——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
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文化多樣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關于標志的說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志——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國內生產總值即gdp。
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也可以說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區別有權威與無權威政府的根本標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
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文化遺產。
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科學技術。(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長期處于世界前列。)
1.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的標志——印刷媒體的推廣。
2.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傳統建筑(也被稱為凝固的藝術)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