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說課稿
有趣的漢字說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趣的漢字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來源:
幼兒園活動是從幼兒的生活中積累,是根據幼兒的反應隨即得來的。
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了興趣,經常把在家寫的字拿來給老師看,以次為驕傲。進入大班后,一天一個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漢字是怎么來的?”我接住這個球后,就把這個拋給全班孩子。這一下有個別孩子回家詢問,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識及時給了孩子,還拿出“牛”、“羊”,這兩個象形字讓孩子觀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興趣不斷蔓延,并產生了這個主題活動《有趣的漢字》。
二、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
2、幫助幼兒認讀:日、月、水、山、牛、羊、人、口。
3、激發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三、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飽滿的情緒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
采用的教學法有:引導法、游戲法、情景教學法、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審美熏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象性字的理解,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升華了情感。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游戲法新《綱要》在總則里非常明確地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激發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游戲過程能激發幼兒一直以積極、輕松、愉快、自覺的心情主動參與活動。因此整個活動我讓游戲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五、活動過程:
1、出示“山”字的象形字,你認識它嗎?老師來告訴你們這個呀是古代人用的字,你看了這個字想到了什么?感覺它象什么?你們想的真好,這個是古代的山字,(出示圖畫山)你們看象不象啊?
哦,真的很象,原來古代的人把山的樣子畫了下來,用這個符號表示山字,人們一看就看懂了,因為它很象一幅圖畫。
2、幼兒感知象形字
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很多古代字寶寶,具體說說月日人水口牛羊。
3、 游戲:“我是誰?”
將八個現代的字貼在活動室不同的角落里,教師讓孩子拿著古代漢字,然后孩子們去找相應的現代漢字。
4、老師小結:現在我們怎么一下子就認出來了?因為古代的人把它記錄下來的每一個字就象一幅圖畫,使人們一看就知道。很多年以后,人們為了使用方便,就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的簡單了,變成了現在的字,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
(二)游戲《找朋友》
幼兒分成八組,合作完成古代字寶寶與現代字寶寶的配對。
1、通過觀察分析,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漢字的發展演變。
(1)教師出示掛圖一部分,指導幼兒觀察圖片,了解我國最早的文字就“象形字”。是從各種具體的圖畫演變過來的。
(2)以看圖猜字的形式啟發幼兒認識象形字。鼓勵幼兒為象形字配上對應的'現代漢字,知道“日、月、水、山、牛、羊、人、口”這幾個字是由象形字變形演化而來的。
2、引導幼兒認讀漢字并理解字義。
在幼兒認讀的過程中,教師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音。
3、組織幼兒圍繞認讀重點展開討論。
(1)找出:“日”和“口”、“牛”和“羊”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幫助幼兒區別和掌握這幾個字。
(2)用“日、月、水、山、牛、羊、人、口”,這些字進行詞組練習,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和運用漢字。
4、組織幼兒進行讀字、舉字卡的游戲,鞏固所學的內容。
六、活動反思:
我認為這三個程序充分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精神實質,較好地把握了《綱要》提出的教育性、整合性、互動性、合作探究性的原則。活動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主,讓幼兒帶著問題的懸念,采用合作、探索的共同學習方式進行思考,并盡可能給幼兒更多表現、表達的機會,從而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在活動中積累講述經驗,充滿自信,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順利完成了活動設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