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專欄|做優課后服務,提高育人質量—杭錦
服務呵護成長,教育托舉希望。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雙減”政策。杭錦旗城鎮初級中學真正將課后服務作為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去抓,將課后服務作為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重要舉措去抓,學校按照“能開盡開、應開必開”的工作要求,堅持課后服務與五育并舉融合、與提升質量融合。積極開展課后服務,不斷優化課后服務,努力做到讓教育回歸本真,讓學生開心、家長放心,爭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現將城鎮中學課后服務具體做法分享如下:
一、健全機制保障
課后服務是轉型的課堂、升級的服務。杭錦旗城鎮初級中學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雙減”要求,學校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走訪學生家庭、發放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征求家長意見。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了課后服務工作制度。包括杭錦旗城鎮初級中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課后服務安全協議書、學生課后服務申請制度、檢查考核制度等,同時與學生家長簽訂課后服務專項安全承諾書,保障課后延時服務有序開展。對于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學校采取自愿的原則。家長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愿申請,經過反饋,學校三個年級的學生,全部自愿參與課后服務。
二、優化作業管理
作業是課后服務的重要內容,是推進“雙減”工作的核心要點。城鎮中學積極探索作業管理改革,切實提高課后服務實效。
1.不斷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優化課后服務。
作業管理是制約服務實效的關鍵點。為此,學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作業管理組織,制定了優秀作業標準,出臺了作業公示、常規作業檢查、優秀作業展評等校本制度。同時,加強作業研究,將作業設計與實施納入常態學科教研交流范疇,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重點研討作業的育人功能、數量控制和科學設計。以集體研討來制定作業,不斷優化課后服務,助力學生成長。
2.努力提高作業設計水平,推進“雙減”落實。
改進了作業結構,精簡作業總量。一是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限時完成作業,要求教師作業有留必批,有錯必糾。發現學生盲區,精準施策、查漏補缺。二是分層布置作業。老師依據學情分層布置作業。以此提升作業的針對性,努力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差異性作業。突出作業指導,提倡面批、書寫評語等評價方式,注重作業的認真書寫、獨立思考、按時上交、及時訂正等好習慣的養成,讓好習慣成就學生一生。
3.嘗試優化作業設計創新,提高育人質量。
優化作業設計,基于教材、課程標準、新中考要求,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團隊力量,創新作業形式。如生物作業“調查本地區的動植物物種并制作植物標本粘貼畫”,地理作業“用彩色地筆繪制我國的版圖并解說”,歷史作業“調查杭錦旗的知名度”等等。將體驗類、實踐類、實驗類、研究類作業科學地引入到作業系統中,使之成為課程和學習的自然延伸,彰顯作業所蘊含的育人價值。
作業是關鍵,必須有所作為。城鎮中學將繼續以作業管理為支點,撬動課后服務減負、提效、增效。
三、注重分層輔導
在課后輔導上,學校規定所有老師要指導學生盡量在校完成作業,高度重視分層輔導,針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班級教師要協同關注,對其基礎現狀、困難成因、采取措施、預期效果等進行分析,找到這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促使其學業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有效提升。
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其學習空間。根據學生興趣與特長,帶領學生進行主題單元閱讀、整本書閱讀;奧數競賽,訓練高階思維;閱讀英語讀本等。爭取為各類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服務。
四、豐富社團活動
社團活動各年級采用統一時間,打破班級界限,實行菜單式服務等方法,由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學校進行適當的統籌調整,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目前,學校在課后開設的社團有14個,分別有剪紙、陶藝、籃球、排球、足球、踢毽跳繩、舞蹈、電子琴……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上課的秩序井然,學生的興趣十足。使學生體會了到動手操作的快樂,體會到了多樣化運動的魅力。這樣的課堂,內容豐富,愉悅身心,深受學生的喜歡。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進一步聚焦“做優課后服務,提高育人質量”這一關鍵點,努力開辟課后服務工作的新領域,持續推進課后服務工作優化升級、提檔進位。具體設想:一是家校同頻共振。深化家校協同育人改革,讓家長成為“雙減”的同盟軍,共助課后服務高質量發展。二是迎接課后服務提質增效的新挑戰。堅持問題導向,反思復盤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項,千方百計持續改進;堅持守正創新,結合學生需求和學校實際,持續優化開發課后服務課程。三是完善課后服務體制機制。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政策規定,真正實現工作“閉環”。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唯有治本,方能行遠。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宏偉藍圖,“雙減”吹響了教育強勢回歸的號角,奏響了高品質教育建設的進行曲,課后服務工作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任重道遠。杭錦旗城鎮初級中學定當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慢不得等不起的緊迫感,提高站位,奮力譜寫“雙減”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