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即位之后,漢少帝去哪了
漢獻帝即位之后,漢少帝去哪了
漢獻帝,作為東漢末期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說起來也是讓人感覺很悲慘的,生長在風雨飄搖的漢末時代,從登上皇位開始,就是一個傀儡一樣的人物。漢獻帝也是很想要將漢室挽救回來,只是很可惜大權都不在自己手上,想做什么也是無能為力。而在漢獻帝之前的皇帝是一個透明度很高的皇帝,漢少帝劉辯。他是被董卓趕下去的,那當漢獻帝登基之后,漢少帝去了哪里呢?
漢少帝劉辯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由于他在位時間只有短短四個多月,再加上是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最終被董卓毒殺,所以在《后漢書》中連個單獨的本紀都沒有,甚至后世都不把他當作東漢的帝王看待。
但在他短短的在位期間內,卻用了兩個年號(光熹、昭寧),而期間發生的許多重要事件,則深刻影響了東漢王朝的命運和此后歷史的走向。
1.繼位風波
劉辯是漢靈帝的嫡長子,母親為何皇后,他比后來的漢獻帝劉協年長5歲。按理說,以劉辯的身份繼承皇位是沒啥問題的,但由于漢靈帝諸皇子皆早夭,認為宮中不利,為了讓劉辯能順利長大成人,便把他寄養在宮外。
雖然劉辯在宮外順利成長,但由于和靈帝相處時間很短,父子關系十分淡薄。更悲劇的是耐不住寂寞的漢靈帝在5年之后和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劉協,并對劉協十分寵愛。而何皇后妒忌王美人產下皇子,便將其毒殺。靈帝為保全劉協,便把他托付給董太后撫養。
因此,漢靈帝一直沒有確立太子。在其彌留之際,將遺詔交給掌握禁軍的宦官蹇碩,希望他能夠擁立幼子劉協為帝。不過劉辯的舅舅是大將軍何進,依靠自己的權力讓劉辯順利繼位,年號光熹。此時的劉辯只有14歲,母后臨朝稱制,舅舅操弄權柄,他不過是個傀儡罷了。
2.脅迫出宮
外戚和宦官是支撐東漢王朝的主要力量,而他們之間的斗爭在劉辯繼位后徹底激化了。
宦官蹇碩手里有靈帝的遺詔,何進則擁立劉辯為帝,雙方都想除掉對方。
何進先下手,殺掉了蹇碩,控制了禁軍。之后何進在袁紹的慫恿下,意圖徹底清除宦官集團。不過何太后認為,宦官和外戚都是維護皇權的重要力量,出于對劉辯的保護,何太后不希望事態擴大,拒絕了弟弟何進。
但袁紹并不死心,他對何進說,可以用大將軍的名義召四方英豪共會洛陽,一來可以逼迫何太后就范,二來趁機清除宦官。何進應允,董卓、丁原等人便帶兵奉命入京。在此過程中,何進由于大意被宦官張讓等人殺死,袁紹則率兵對宦官展開剿殺。洛陽城內頓時大亂,張讓趁亂挾持劉辯和劉協等人出逃洛陽。
3.遭遇董卓
董卓奉何進之命入京,在途中見到城內大火,于是停下腳步打探消息。他的弟弟董旻在何進手下當差,在何進死后控制了何進的軍隊,向董卓通報了消息。董卓便向劉辯的方向行軍,并遇到了劉辯等人,上前請安。
劉辯早已受到驚嚇,又看到兇神惡煞的董卓頓時嚇的語無倫次,而他的弟弟劉協則對答如流,董卓當時便有了擁立劉協為帝的想法。后來得知他是被董太后所養大,而董卓和董太后是本家,所以更加堅定了董卓擁立劉協的想法。
之后,董卓便護送劉辯等人回到宮中。并改元昭寧。此時宦官和外戚兩敗俱傷,反倒讓軍閥董卓趁虛而入。
4.慘遭廢黜
董卓入京后先收編了何進的部隊,又誘使呂布殺死丁原,收編了丁原的部隊,進而控制了中央。失去了宦官和舅舅的庇護,再加上董卓想擁立劉協為帝,劉辯的位置岌岌可危。
回宮后的第三天,董卓就宣布廢黜劉辯,改立劉協為帝,滿朝文武只有盧植和袁紹反對,劉辯只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董卓逼迫何太后下詔書,何太后痛哭流涕,但毫無辦法。最終劉辯被廢為弘農王,劉協繼位。
不久,董卓又以何太后對董太后不敬為由,將其毒殺。劉辯從一國之君成為一個孤兒,這不過是四個月時間罷了。
5.毒殺身亡
被廢黜后的劉辯無依無靠,受盡了冷落。而董卓則依靠實權行亂宮中,為所欲為。對此,袁紹等關東諸將組成討董聯軍,意欲誅殺國賊,恢復劉辯的帝位。
面對討董聯軍來勢洶洶,董卓有些慌了手腳。雖然劉辯被廢,但還是有一定的政治號召力,于是為了斷絕討董聯軍的念想,董卓便想除掉劉辯。
190年,董卓命郎中令李儒毒殺劉辯。李儒對劉辯說,這是良藥,可防雜癥。劉辯自知李儒的來意,便大哭說,這是毒藥,你們想要殺死我。劉辯雖不肯服藥,但還是被李儒強迫毒殺,終年15歲。一同被毒殺的還有他的夫人唐氏。
劉辯在位的這四個月形同傀儡,期間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火并兩敗俱傷,軍閥出身的董卓趁虛而入,控制朝綱,進而改變了東漢的政治平衡。而討董聯軍的聚散又拉開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的序幕,使得東漢政權名存實亡。